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六岁。
孔子曾经说过,“参也鲁”,“鲁”代表老实、迟钝,反应比较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智商稍微差一点。孔子在教学的时候,就他别拿他举例子。
1. 愚钝勤勉,终至悟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为什么说:“吾道一以贯之”呢?这句话有一个北京,自贡市孔子学生中口才很好的,口才好的人很聪明,但很喜欢批评别人,他甚至批评孔子,说孔子是广泛学习各种材料,记忆力不错,记下来之后上课教学生的。
这话传到孔子的耳中,孔子当然不开心,子贡如此聪明的学生居然不了解他,以为自己只是个教书匠。所以孔子上课时就说:“子贡,你以为我是多学而识之吗?自贡回答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非也”二字的口气很严厉,意思是,你错了。我是有个中心思想把我的学说全部连贯起来。如果没有中心思想,这儿学一点那儿学一点,难道是两脚书柜吗?
可惜的是子贡没有接着请教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子贡本来应该接着问老师“一以贯之”何谓也?这样孔子就能够发挥了,但是子贡跑掉了。所以孔子心中有些难过,就想利用上课的机会好好教一教,找谁来教呢?曾参年纪那么小,也特别鲁钝,孔子认为他一定不懂自己的“一贯之道”,他本来希望曾参说“何谓也”,结果曾参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回答说“是的”,孔子就离开教室了,你们都懂了,我还教什么呢?
后来,别的同学都围过来问曾参,“何谓也”?这时候曾参有点得意,那么多人都来请教他?他就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很明显这句话只是代表他个人的体验。,并不等于孔子的一贯之道。
不过曾参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他一直很努力。到后来。他还是领悟了孔子的一贯之道。他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以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说,读书不能没有恢弘的气度与刚毅的性格,因为他承担重任而路途遥远,以行仁为自己的责任。这个担子还不沉重吗?直到死时才停下脚步,这个路程还不遥远吗?由此可见曾参终究还是了解了孔子的一贯之道--仁。这就是标准答案。
曾参以前所领悟到的忠恕,只是强调跟别人相处而已,格局太小。
曾参虽然很愚钝,但是最后还是勤勉学习。最终还是把握到了孔子思想的内涵--“仁”。
2. 纯孝之心,日益敦厚
“大杖则逃,小杖则受”,刚开始,曾参很喜欢向同学说他最孝顺,因为父亲曾点打他,他从不跑,这话传到孔子耳中,认为不太好,孔子跟他说:“你父亲打你时,要看他的棍子是粗还是细;如果是粗棍子,你就跑万一父亲不小心把你打伤,别人会笑他把儿子打伤了,这样你就太不孝顺了;如果是细的棍子,就让他打反正是轻微的皮肉之苦。”
但判断棍子粗细没有参照物,可能有点困难,小时候可能也吃了很多苦。
孟子提到曾参的孝顺,有几个故事。
曾点即曾参的父亲喜欢吃羊枣,曾参因而不忍吃羊枣--父亲在世时不吃,是为了要让父亲充分享用;父亲过世时不吃,是睹物思人而心生不舍。孟子的学生公孙丑请教说:“烤肉与羊枣,哪一样好吃?”孟子说:“烤肉呀!”公孙丑说:“那么曾参为什么吃烤肉而不吃羊枣?”
孟子说:“烤肉是大家都喜欢的,而羊枣是曾点独有的嗜好。就像避讳时只避名不避姓,因为姓是很多人共享的,而名是一个人都有的。”
由此可见,曾参的孝心可谓用心至极。
还有一件事情,曾参奉养父亲曾点时,每餐一定有酒有肉。撤下食物时,一定会请示父亲剩下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多余的,他一定说有。父亲曾点死后,曾参的儿子曾元奉养曾参,每餐也必定有酒有肉,但是撤出食物时,不再请示剩余的给谁,曾参问有没有多余的,他就说没有了,收起剩下的食物准备留到下一顿再给父亲吃。
所以孟子说,像曾参那样,才可称为奉养父亲的心意。侍奉父母做到像他那样就可以了。曾参自己很孝顺,但他并没有把儿子教的和他一样孝顺。
孟子记录的这两个故事,令人感动,曾参实在是非常用心。
更可贵的是,他重视孝顺不仅在自身,还致力于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风气。《论语·学而》里面有记载:“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慎终”是谨慎的为父母办好丧事,追远就是虔诚的祭祀祖先。一个人如何如果能做到这两件事,整个社会风气自然会敦厚。何谓敦厚?就是每一个人因为了解到生命是渊源流长的,那么在与别人来往时就会比较厚道,想到自己上有先祖,下有子孙,那么就不会只看眼前的小利而目光短浅。
3.慎独省思,追求至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他每天都要自我反省,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自己传授学生道理有没有验证练习?
曾参曾为人师,所以这第三句话可以把它理解成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充分实践。这三句话先是谈到别人,接着谈到朋友,最后谈到学生。在人与人之间是否扮演好了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这样每日反省,才能够改善自己以至于走在人生正途上也就是仁。
向着至善的目标前进。
孟子常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来慎独,意思是说,我一个人在房间里就好像有十只手指着我,十只眼睛看着我。
如果你在独处的时候胡作非,为什么保证你和别人相处时不会露出马脚呢?人往往在公开场合对别人很有礼貌,与别人相处很愉快,其实不只是如此。
如果你没有从内心深处针对自己是否真诚的去反省,去修养怎么可能一直表现的非常理想呢?某个时候人可能会懈怠疲倦,不想再去坚持一些原则。
儒家的生命力不在于表现在外而是内在的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内在的自我修养可以借助于天地神明,借助于内心真诚的自觉也把它想象成有很多人在旁边看着我。
这种在道德上自我反省的力量很重要,让人感觉生命永远有向上提升的机会,并且永远有向上提升的必要。
从真诚引发行善的力量,不断地行善,让自己的人格越来越趋于完美。
曾参小时并不聪明,但后来一路上去,居然可以成为传播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代表,可以传《大学》、作《孝经》,把孔子的思想发挥的很好。我们要特别学习他的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