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我们来这个人世间,唯一与天地万有链接的唯一一张票根。有的人流连于这花花世界,有的人玩着玩着把票搞丢了;有的人流连于声色犬马,忘了好好保存好这张票根才是根本;还有的人认为,费劲全部心思和心机去追求功名富贵才是一切,却把这张票整得七零八落皱褶不堪,已经不能再使用了。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百姓日用而不知。身体五行循环,阴阳平衡。我们每日使用却不知道。因为我们,不知,常也;故妄作,凶也。不去明了常道,却整日在他人的解释里打转,整日对自己妄作胡为,夜以继日,凶祸累进,灾祸降临也就不足为奇了。
道即为宇宙本源的规律
《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地又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宇宙原本存在的规律。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是道(自然)所生的,被道(自然)所用,直至被道(自然)所生所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宇宙不是善意的,也非恶意的。宇宙天地是无意的。都是道(自然)不可改变的。人的身体和精神去效法地,效法天,效法道就好,效法宇宙原本就存在的规律。何必作贱自己呢?
正因为自然创生我们,我们被自然创生,又被自然所用,进而被自然所灭。所以我们的身体(硬件)效法天地宇宙,我们的精神思想意识心灵(软件)也应效法宇宙原本存在的规律。
人的思想存在自然规律,人与人的关系存在自然规律,社会也存在着自然规律。心理学讲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儒家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我们作为人只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即可,遵循道走,就叫德。不遵循规律,不遵循道走,那叫悖德,悖德了就缺德无德。
何为德
那到底何为德呢?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升也。从彳( chì)㥁聲。多則切。”意思是:德,境界因善行而升华。
德字的“ㄔ”字旁,“ㄔ”在象形文字里三笔划,分别是大腿(股)、小腿(胫)、足(脚),指人的步伐、行为,这部份是象征有形空间;
右半部“十目一心”就体现出无形空间的景象,上面是“一” :“惟 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还有“一画开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它是万物之祖,是一切的始祖和本源。从一中派生出阴阳、派生出天地,天地创生万有。
“十”就是“十方世界,四面八方” 。“十目”就是说满天是眼。 “一” 的下面的心,当然就是人心。众多眼睛在看着人心。人心,肉眼是看不见的,所以十目指的是神的眼睛,所以老天的眼睛看着人的心,就是“天”在看人。过去有一句老话“三尺头上有神灵” ,就是说老天的眼到处都是,满天的眼再看着地面上的芸芸众生。这就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什么是“德” ,就是不管有没有人看着你,有没有法律追究,你的行为都得符合天理才是真正的 “德” 。何为天理?道也?自然也?
老子曰: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万物非道不能生,非德不能成。天地人万物之所以能生存发展,皆是源于道德的养育。 德是一种看不见、 摸不着而确实存在的高能量物质。对与普通人而言, “德”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的一切,德行的多寡深浅决定着能力大小、幸福程度、福分命运、轮回方向和层次。正如古人所言: “有德者得” 、 “失德者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要“得”就 得有“德” ,要“得”就得“失” ,要“得”就得“舍” ,要“得”就得付出。对修行者(人生一世、活着就是一场修行)而言, “德”的大小多寡 决定了修行的难易程度、“功”的高低、可能达到的层次和果位。
所以我们古人特别强调要遵守道德。现在不讲道德了,只讲法律了。但我们依然要遵守天道。都说法律是人定的。法律真的是人定的吗?所以法律表面是人定的,实际上是天定的。法律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市场有规律、股市有规律,这些都要遵循宇宙规律大道的。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因此,“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德就是我们遵循道,遵循法,遵循自然的最佳途径。这世上原来就没有什么神话。由于人的期盼、幻想、局限性和惰性,平常的人是难以解释身边发生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了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其实这个世界并不复杂,只是我们不善于或不愿意开启智慧的密码并付出坚韧的努力罢了。
神,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意志。他以服从为根本,以顺其自然为手段,不违背规律,不刻意强求。遵循天道自然律,与天道为一体。天道自然规律,就是天生天养,天养天杀!一切服从天道的人,都成了人间的神。一切违背天道的人,都成了刀下鬼。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世间规律何其多,那我们按什么规律办事呢?《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装水,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每一个容器的利用价值在于它的空。人的思想或意识的“空”也一样。这种“空”与器物的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道理似乎有些一致。器物“空”能装盛东西,没有“空”就无法“用”。如杯子不空不能装水,房子不空不能住人。车子不空不能转动。人似乎也不一样,只有“空”才有“用”才可以发挥人的价值。空是一种度量和胸怀,空是有的可能和前提,空是有的最初因缘。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空才是价值的本源,有形必有限,无形必无限,无限无生无灭。
如何做呢?《道德经》中“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找到自己的使命,勤而行之是也。要想做点事,别把自己太当人,别把别人不当人,勤而行之是也。
《天道》
冯道(五代十国十朝元老、不倒翁)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