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这个看似普通的周六,于我而言,却是一段情绪沉郁的时光。家里人越多,那种压抑感就越重,心情也随之愈发低落,我开启了摆烂的一天。
清晨,窗外白茫茫一片,本应是充满兴奋,而我并没有因为雪而开心,更多的是满心疲惫。老妈带着两个孩子去吃酒席,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竟暗暗松了口气。一想到不用和老爸坐在一起,听他没完没了的碎碎念,还有那些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我就只想逃避。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赖床,仿佛床是我最后的避风港。
这一赖,便从清晨到了夜晚。我就那样静静地躺着,不想说话,不想面对任何人。在这个家里,有时候沉默是我唯一能选择的方式。我知道这样很消极,可内心的疲惫让我无力挣扎,只能以这样摆烂的姿态来应对。一整天,我零进食,神奇的是,竟也不觉得饿。或许,当一个人的精神被负面情绪填满时,身体的需求也变得不再重要。在这漫长的一天里,我似乎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空气,无人在意,无人问津。
直到夜幕降临,我才终于从床上起身。本想着找点吃的,安抚一下一天未进食的胃,可翻遍了厨房,竟一口吃的都没有留下。那一刻,心里的失望和心寒如潮水般涌来。我不禁问自己,我在这个家到底算什么?仅仅是一台随时可以取钱的ATM机吗?
回想起过往,这样的场景似乎早已成为常态。家人需要钱的时候,会想起我,而其他时候,我就像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他们似乎从未在意过我的感受,我的疲惫,我的喜怒哀乐。我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以为这样就能换来家人的关心和尊重,可事实却一次次让我失望。
在这个家里,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孤独。我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爱,可这些简单的需求却成了奢望。不想一直充当一个被忽视的角色,可原生家庭哪是说改变就改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