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常说,“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级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二是学习的分水岭,到了初二学习的时候,无论是在学习成绩还是学习态度上,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变化,这个很明显的滑坡现象,我们定义为两极分化,其实很多家长和老师对这种差异明显的学习状态都早有耳闻,同时也深有体会,但是这也是令很多人始料未及甚至束手无策的一个学习困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影响孩子学习绕不开常见的几个方面: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智力商数!
1. 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固然不假,尤其是外面盛行的各种兴趣辅导班,就是冲着培养孩子兴趣去的,而参加过兴趣辅导的孩子短时间内确实起到了兴趣启蒙的效果,但是大部分在某个特长或者学习方面非常优秀的孩子,真的是仅仅靠兴趣就可以达到奔逸绝尘的程度吗?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学生的观察,我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其一,部分优秀的孩子,他们对自己成绩优秀的科目的喜欢程度和那些成绩平平的孩子的热爱程度相比并无二致;其二,不管他们喜不喜欢某个科目,考试时他们总能做到在每个科目都取得比较优秀的成绩。这样解释并不是否定兴趣对学习的意义,而是希望大家不要简单地把学习结果不好归于没有学习兴趣,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因素。驱动孩子一直坚持努力学习下去,仅凭学习兴趣,是难以走的长远。
2.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关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两类学生,我们一般可以大致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既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种是学习认真刻苦,但是学习就是上不去。而通过后面的实践证明,后一种孩子只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假以时日,总会取得进步,而前一种孩子不端正的学习态度若放之任之,其后果不容乐观。
学习态度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习态度这件事情绝对不是父母或者老师几句话就可以点醒孩子,让他们幡然醒悟,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学习态度的几个因素。孩子的学习态度处于尚未成型的发展阶段,主要会受到身边人和环境的影响,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主要有父母,老师和身边同龄人。那么作为每天和孩子朝夕相伴的父母,其影响是至关重要。
最近时不时会爆出一些热门新闻,说是部分私立学校把父母是否是本科学历作为孩子能否就读的关键条件。部分人对此愤愤不平,这不是文凭歧视吗?我们当然觉得这种做法有失偏颇,但是我们也需要敏锐地嗅到时代正在发生的变化,正如找工作要求学生是211,985一样,在竞争激烈的环节下,如果有优中选优的权利,谁会放弃这个最佳方案呢?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不要让孩子现在学习太辛苦,就让他失去未来的竞争力!因为21世纪基本上是一个你做任何事都需要门槛的职业,除了生孩子。
这时问题也就来了,家长需要有效引导孩子,可是孩子对父母的苦口婆心往往开启自动屏蔽模式,任凭你口干舌焦,情真意切,也是无动于衷,充耳不闻。如果父母此时缺乏耐心,再以一句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那孩子往往就会对父母产生误解,认为父母关心成绩多过孩子自己,既而厌恶学习。其实,并不是孩子多么不懂事,而是大部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里,尚没有形成对学习重要性的明确的概念。言传和身教相比,身教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想让孩子好好读书,父母也应该在一旁读书;想让孩子好好写作业,父母也也应该让孩子看到自己工作努力认真的模样,这种悉心陪伴和榜样的力量,比跟孩子说一百句话还奏效。好的学习认知和学习习惯都是逐渐模仿形成的,绝不是孩子自学成才。另一方面,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原则,宽严相济,赏罚分明。这点很少有父母可以完全落实下去,大部分家长是一方面说孩子若是闯祸了就罚他不准吃饭,过一会了又担心孩子饿了对身体不好,自己又打破原则,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底线和原则都是可以被打破的,这样一切的惩罚就会失效,这也是为什么部分父母在孩子当中没有威信的原因。
3. 智力商数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
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一类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当孩子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别人家的孩子就成了父母口中那个天赋异禀,学习自觉,品行良好的人,是父母最期望拥有的孩子,而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会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我的小孩天生就不聪明,没有学习的能力”,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类比那些在你的工作圈中出类拔萃的同事,是真的天生就与众不同吗?还是真的比我们目标明确和勤奋刻苦呢?仲永的天才悲剧不免让人唏嘘,其中蕴含的道理相信大家也都深谙于心,不要拿智商差异来逃避我们应该面对的问题,同时当我们说出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难道不怕孩子反问一句,你是别人家的父母吗?
摈弃表面的智商来谈,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的,其实是学习能力。真正影响孩子学习出现明显下降的原因其实是学习思维方式没有适应过来,那么学习能力是什么,又该如何培养呢?这个我们后续会再专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