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假如天下太平,统治阶级就必然走向穷奢极欲,劳民伤财难以避免,百姓不会好过。而如果国家灭亡,战火四起,百姓却只会更难过。
甚至可以说在任何朝代,哪怕朝廷再腐朽,官员再昏庸,对百姓所造成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都远远比不上战乱。
一、没有什么比战争还要劳民伤财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谁也说不好打仗要花多少钱,但是谁都知道多少钱都不够打仗花的。
“战争机器一旦启动,就不光是生命绞肉机,更是社会财富粉碎机。”
将士的粮食、衣物、兵器,甚至是死伤的抚恤费,后勤物资保障的各种费用等等等等,在动轴十数万人的出征背后,简直是个无底洞。
仅仅只是粮食这一项,不说将士所需,光运输的成本,都是十倍百倍往上。侵略性的战争都力求“因粮于敌”就是这个原因。
《汉书·主父偃传》: 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於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锺而致一石。
以汉武帝时期几次对匈奴的征伐为例:
公元前123年,卫青班师回朝后,仅赏赐给立功将士们的黄金就多达二十多万斤,折合二十多亿钱(约34个亿的人民币)。
《史记·平淮书》: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虏数万人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
其他诸如战争所用的马匹,兵器以及数万匈奴降兵的吃穿用度等等费用都难以估量。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的两次进攻匈奴都获得了标志性的胜利(缴获了匈奴的祭天金人,迫使浑邪王归顺汉朝)。
可是这一年,西汉的财政支出足足上百亿钱,是全国一年全部收入的几倍之多。
《史记·平淮书》:是岁费凡百余巨万(巨万即亿)。
当时供养中央官吏的费用一年约合3千万钱,上百亿钱可以供养他们三百多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给霍去病和卫青各5万骑兵,对匈奴发起了决战,后勤补给和运输粮草的兵团高达50万人。
战争过后,仅对将士们的封赏就整整有五十万斤黄金。
所以汉武帝几场战争下来,就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及也”变成了不得不“卖官鬻爵”和“算缗告缗”,而且,汉武帝打的还都是胜仗。
卖官鬻爵:公然收受钱财,出卖官吏和爵位。
算缗告缗:向商人及高利贷者征税并且鼓励民间相互揭发。
在西汉这座金字塔上,塔顶的汉武帝和塔下一层的霍去病将军当然是伟大的,他们的努力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地位,保证了更加长远的将来。
可是这些荣耀的背后,却是塔底层的百姓不堪负重的付出和遍体鳞伤的牺牲。
二、为战争而生的“军赋”
打仗要花那么多钱,要死那么多人,这些钱和人都从哪里来?
答案是“军赋”。
古代的赋税制度主要表现在田税、军赋和力役上。
田税用来巩固政权和保证统治阶级的经济来源,力役是强制征收的劳役,一般指代抓捕盗贼、狩猎、祭祀、筑城修路、运输物资等各种杂役。
田税作为一种压迫手段,尚且留有余地,力役更是“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而已。
但是军赋就不同了,战争一旦打响,这就是一种对下层百姓毫无底线的剥削政策。
“赋”字左边的“贝”指钱财,右边的“武”指用兵,赋在最初产生的时候就与军事相关,商鞅变法里就有征赋用来供用军需的记载,且田赋制度就是由军赋演变来的。
《汉书·食货志》: 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赋共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
军赋制度里要求的,除了终身服役的士兵、服徭役的民众,还有车、牛、马等各种军用物品。
《司马法》里记载的具体标准非常详细,发生战争的时候每隔十里地就要上缴至少一匹马、三头牛和三个士兵。
《司马法》: 井十为通,通为匹马,三十家出士一人,徒二人。四井为邑,四邑为丘,有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出戎马四匹,兵车一乘,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只要战争的号角吹响了,就没有所谓的规律可言,上缴了一次,还会有第二次,一个儿子上了战场,就会有第二个儿子继续上战场。
当战争出现白热化阶段的时候,统治阶级不会管底层的百姓还拿不拿的出来士兵和钱粮,只要有需要,就会一昧的强制索取。
管子曾说“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当大量的百姓被迫需要花钱去购买军赋所需物品时,商人就会抬升物价,则百姓一步步走向被掏空的绝境。
除此之外,每一次的对外征战,除了军需用品和士兵,作为战备所需而征调的平民更是数不胜数。
著名的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大获全胜,杀敌十八万,俘获奴隶三十三万。这么大的数量当然不可能全部是军人,更多的还是平民百姓。
《逸周书·世俘》: 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三、战争的代价都是由百姓承担的
李华《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对于百姓而言,战争的过程是残酷的,其结果却更加残酷,不论输赢,所有失去的都不可能再回来,所有被破坏的又都需要他们去重建,而战利所得又往往与他们无甚关系。
01、普通士兵没有马革裹尸还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古代打仗士兵的死亡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因为以当时的医疗条件,重伤的根本就不可能救的回来,而真能在沙场里全身而退的又有多少?
古人常说的“落叶归根”、“马革裹尸还”对于一个普通的士兵而言永远是遥不可及的。
古代的战争规模虽然无法和现代相比,但是死以数万计的例子确是多不胜数。
那么多的尸首,就算一具具的火葬,都能把人给累死,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就只剩下了鸟类啄食或者就地掩埋。
公元546年,东魏丞相高欢围攻玉璧城,和守城的韦孝宽相持五十多天,死伤七万多人还是拿不下城池,高欢只能班师回朝,对于死去的那些将士尸首,也只是命人挖了一个大坑集中处理而已。
说到底,也只有高级将领和帝王之尊才能够享受真正的“入土为安”。
五代时辽太宗在南侵的过程中病逝,虽然路途十分遥远,但众人还是想尽办法把他的遗体带回北方安置。
02、如果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那么就等于是一部屠城史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纵观古代战争史,屠城事件之多,频率之高令人咋舌。
屠城作为一种军事行为,可以说不论是什么民族,什么国家,什么时代,什么军队,都曾经发生过。
秦朝白起屠赵军降卒四十余万,项羽屠咸阳,刘邦屠武关,曹操屠彭城,夏侯渊屠太原,司马懿屠襄平,拓拔登珪屠五原,孙季高屠广州……
蒙古军队在南下灭金和灭宋的过程中所屠杀的平民,更是难计其数,光是在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攻陷金国都城时所进行的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就有超过100万人殒命。
屠城是最能够展现人心的罪恶和战争的残酷的,或许在这种可怕的军事行为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威慑,但是这种威慑的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了。
文学作为历史最真实的记录者,早已将战争的残酷性一一罗列。
天下第一气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所祭的不就是颜季明在安史之乱中的牺牲吗?这伟大的作品背后全都是“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全都是是可怜可悲又可叹的惨淡现实。
而且战争的其他受害者,那些更多的、已经逝去的生命,却大都无法为自己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