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饭那会儿,我对我妈说我想出去玩几天,我妈很痛快答应了我,“去呗,去哪儿,跟谁去呀”
“嗯~想去省外,自己去”
我妈放下碗筷,语气有些急躁“又自己去?你每次都喜欢自己去连个伴儿都没有,在城市里瞎转悠岂不跟傻子一样?”
这样的回答我早就习惯了,母亲的旅行每次都是结伴而行,时而好友时而父亲,这是她的旅行方式,也是大部分人的旅行方式。
很多人都像我母亲一样习惯了“一起”去旅游,路上有人陪着说说话,拍拍照,一起谈论哪块地儿的景好,一块去尝尝哪家店的菜品香,嘿,这似乎才是旅游该有的模样而做一个独自旅行的独行客似乎在她们的世界里看来这无疑是孤独的,寂寞的。
可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青年,穿一身耐脏的衣服,背个包坐着火车就开始享受我的旅行了
我喜欢做火车,买到高铁票就坐高铁,买不到票了就坐以前的老绿皮火车,坐着也好站着也罢,对我来说当我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的旅行就已经开始了,而并不是到了想到的城市或者景点才是起点,不管是累也好苦也好即使坐上十来块钱的绿皮车我的旅行也会依旧精彩。
坐在座位上头倚着胳膊静静地看着窗外,憧憬着即将迎接我的新城市,期待着我在新城市里即将发生的故事,这场旅行瞬间活了起来。
当然若是能与邻座的朋友聊聊天那自然是最好的,跟年轻人谈爱好聊过往,跟年长的讨见识听教诲,我相信每一位乘客都是会讲故事的人,你可能会听到一位老爷爷给你讲述年轻时的贫苦,也许会尝到一位异地相思的男孩即将见到佳人时的甜蜜,你们的性格年龄目的地尽不相同,但不可否认你们相遇在了同一辆车内,这是你们第一次相遇但你们下车时的再见也许会是这一生与彼此说的最后一句话,不置可否的是他们的每一个故事都会为你这场清淡的旅行添几笔色彩,很美好又很惬意。
每次上火车前,我心中都会充满期待,期待窗外的景,期待车内的人,我从不在乎我的手机电量是否够用,我只怕我旁边的位置是没人的,害怕窗外是雨天模糊了窗户,阻碍了我窥探这个世界。
我下车后第一件事喜欢闭上眼睛猛吸一大口空气,我相信每个城市都会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味道,我从不着急去品,去看攻略,我想保留着那份我对这个城市最美的期待,能让我笑出来的是突如其来的惊喜,而不是奔赴目标的行动,就像是我在泉城济南游玩时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去看趵突泉,而是自己一个人踱步在街头小巷中,体会这座城市最原始的味道最朴实的乡情。
在一个小居民区里一汪清潭冲刷了我的眼球,相对于人声鼎沸的趵突泉这汪清潭似乎有些卑微,就仿佛是穿着布衣的女娇娥,少了几分娇媚却又显露着清纯之美,在衬上丝丝细雨更让我联想到是否古时文人墨客在面对无名之景时也与我一般赞美之情由心而发,奈何我文笔笨拙不能像古时诗人一番提诗抒情,也许正因为这汪泉水的平淡才会让人有感而发,还是让它如此下去才最好。
在一个陌生城市,相对于打车我更喜欢用脚步去丈量脚底下这片新的土地,打车而行就像一场与心仪女孩儿擦肩而过的相遇,你还来不及去了解她的性格爱好她就已经走掉了,不如用你的脚步去追赶这座城市,让你的心慢下来静静地感受这座城市是拥堵还是温暖或者是寂静。
如果可以的话,抛弃手机导航,用问路这种原始的方式去探寻这座城市隐藏着的风情,拿出几十块钱去找一家正规的民宿或青旅,与天南地北的游人坐在一块聊聊家乡也可听听当地人讲讲本地风土人情,去捕捉这座城市当地人脸上的百态,这些都会让你对这座陌生的城市增添新的认识,毕竟组成城市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性格各异的“家乡人”。
一个人的旅行并不是孤独,更像是心境的释放,抛开世俗眼光,我们想走到哪就走到哪,饿了就吃,累了就休息,不用在乎别人,告诉自己在外面没有人认识你,也没有人会在乎你今天你有没有化妆有没有吃早餐,要告诉自己这场旅行是属于你自己的,旅行的辛酸喜乐是随着你的心境变化,就像我经常对朋友说“出来玩嘛,忘掉平时的自己,放纵就完了。”
为何会发出这种声音呢?
因为等我们到了而立之年,年轻带给我们的自由放荡将随着生命的流逝而消散,亲情爱情的羁绊让我意识到身上的担子已经日渐沉重,等到那时我的心也已不再年轻,而一个人的旅行只怕也将成为一种奢侈吧,即使仍有独行的机会,可少了自由洒脱的心态岂不是就像失去味道的美食,如同嚼蜡,倒不如连带家眷让旅行由幸福甜蜜替代最初的那份自由洒脱。
待到古稀之年,风浊残年来形容怕是再合适不过了,逐年老去的不止是躯壳,心态也慢慢平复,不再有年轻时的放荡,也已经看遍沧海桑田,历经人间冷暖,年迈的余生也难已翻起波浪。一个板凳,一束阳光,这就是标配了。而能让我在安逸的日子里笑出来的怕是只有曾经爬过的高山,走过的古镇,淌过的河流吧。
也许,在一班列车,一座城市,有一个背着黄色背包疯疯癫癫的大男孩也许那便是我了,不管天南海北倘若这篇文章引起了彼此共鸣,那便是我们心灵在碰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