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杞县。
清明时节雨纷纷。昨天冻死狗,今天却春和景明,气温骤升。只好把早起穿的毛衣,换成衬衫。为防疫专门戴了KN95口罩,坐在车里,浑身燥热,呼吸困难,憋闷得竟然上了头。
我有一嗜好。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百度一下当地的历史,特色小吃。
杞县,印象中好像是西周时夏桀后裔的封地。问一下度娘,杞县境内古多杞柳,夏朝时杞国再此建都立国,西周末杞为宋所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于公元前445年被楚国灭亡。秦置雍丘县,五代改杞县。县因古国名,国因柳名。
认识一个人——高阳酒徒郦食其。
查询杞县旅游景点的时候,看到“郦食其墓”四字中的“食其”二字,立马想到了《大风歌》中那个吕后的异性知己“审食其”,竟把此“食其”当成了彼“食其”,暗自纳闷:食其不是被刘邦的儿子刘长击杀了吗?怎么又说被齐国田广烹杀了呢?
审食其(shěn yì jī)(?-前177年),是刘邦的同乡,沛县人。以舍人身份照顾刘邦的妻子儿女,渐为吕雉所亲信。后被封为辟阳侯,因得幸与吕后,被汉惠帝发现,想要诛杀之。但其朋友帮助他躲过一劫。吕后死后,诸吕被杀,淮南王刘长伺机杀了他,死后谥号幽侯。
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字食其,陈留郡雍丘县高阳乡(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人。秦末楚汉时期刘邦部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说客。
少年家贫,爱好读书,担任陈留门吏,孤傲不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天,得知陈胜和项梁相继起兵,隐匿不出,静观时局发展。刘邦攻打陈留时,率众跟随,献计攻克陈留郡和贡献大批军粮,封为广野君,以三寸之舌游说列国,为刘邦建立灭秦抗楚“统一战线”做了重大贡献;出面劝降秦国守将,辅佐刘邦攻破武关,率先攻破咸阳,灭亡秦朝。楚汉相争时期,建议夺取荥阳,占据敖仓,夺取有利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基础。奉命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以七十余城归顺。
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大将军韩信攻打齐国,导致郦食其为齐王田广烹杀,时年六十五岁,归葬于雍丘。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破例封其子郦疥为高梁侯。
郦食其的墓地和他的弟弟郦商的墓地都在杞县高阳镇,汉十二年(前195年)建广野君郦食其墓。文帝元年(前179年)建曲周侯郦商墓。二墓冢东西相并。东汉延熹六年(163年)于墓后建郦生祠,雍丘令董生命县人苌照为文立碑。清乾隆六年(1741年)奉文饬修,院内植青松翠柏。
唐代诗人李白的《梁甫吟》其中写道:“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后来,毛泽东又为这几句诗续了四句:“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20]
清吴保初诗评:谁为天下奇男子?臣本高阳旧酒徒。正则怀沙终为楚,子胥抉目欲存吴。
邂逅一道美食——陈留豆腐宴。
商汤时著名宰相伊尹,是中华厨祖,中原菜系创始人。他“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被中国烹饪界尊称为“烹调之圣”、“烹调之祖”和“厨圣”。陈留既然是中华厨祖的出生地,也自然受其影响有很多从事烹饪的后者,陈留镇的饮食文化丰富,最为有名的是陈留豆腐宴,名菜有锅贴豆腐、让馅豆腐棍、罗汉豆腐、芙蓉鸡等。陈留豆腐棍起源于清朝,色泽金黄,口感筋道,20年被评为开封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崇祯年间,陈留豆腐棍成为向皇帝朝贡的佳品。1901年,慈禧太后在开封行宫做寿时,陈留县令彭寿山奉诏,命名师韩德林、崔玉山制作豆腐棍宴席,使其大饱口福,吃后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