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渴望和别人建立深厚的关系。但多数时候,“关系”没那么牢固。某个价值观的冲突,某个未兑现的承诺,亦或是某个利益权衡后的结果,都可能让你们的关系破裂。
这些都还是你可以意识到、能说出的原因,很多关系是在你都不知道原因的情况就默默且永远地向你关闭了心门。
很多时候我们想知道,那些把我们甩在途中的人是怎么想的?
1.审美趣味不同,单纯的不喜欢你
有个老朋友朋友胖胖,前段时间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和重度焦虑症,有自残自杀倾向。好在,她说自己求生欲很强,不但积极配合治疗,还在生病期间彻底放飞了自己。
趁着生病,他鼓起勇气问了两个曾经很欣赏,后来对他视而不见的朋友,为什么疏远自己。这是以前憋出内伤也不敢做的事。
两个朋友不约而同给出了相似的答案: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只是单纯地不太喜欢后来的她。
一番迟到的交流后,胖胖意识到,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和改变,你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角色、身份认同在不断转换。也许在某个时刻,你只是因为和她喜欢了不同类型的电影,不同种类的书,或是不同圈层的人群,就渐行渐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生活里最厚重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壁垒。
同行一阵子,是缘分;同行一辈子,是幸运。
2.彼此能提供的价值不对等
彼此提供的价值,不一定是真金白银的利益,还包括对事物的认知、对人生的感悟、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洞察等等。
《青春同学会》中,陈赫提到一个细节,有一次同学聚会,张殿伦拿着酒瓶豪放地对杜江说:你知道吗?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没变!一点都没变!
杜江悠悠地说:这才是最可怕的……
当你和你喜欢欣赏的朋友,成长阶段不同步时,视野和格局就不一样,感悟和共鸣就会越来越少。
想当年乔任梁也是一直召唤加油好男儿其他三子相聚,未得到回应。网友们唏嘘世态炎凉,甚至在乔任梁因抑郁症去世后,很多人跑到李易峰和井柏然微博下谩骂他们势利眼。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关系的褪色,很多时候没有谁对谁错。那中间的细微差别,旁人很难体悟。
3.你曾经做了一些对方不能接受的事
有时候,是一方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伤害了另一方。
还有时,你并没有妨碍对方,但是因为一些事,你在对方的心里已经默默被拉入黑名单了。
朋友倩倩说她曾在心里绝交过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做了别人家庭的小三。倩倩不会站在道德的高地去棒喝她,也觉得没必要因此大张旗鼓喊着“我们绝交吧”,她只是选择了慢慢疏远。
每当这个朋友发来热情洋溢的邀请,或者贴心的嘘寒问暖时,她总是礼貌而简短地回复,或者就回几个表情包敷衍过去。
通常这种情况下,对方真的去问时,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答案。
也像胖胖一样,那个朋友问她原因,因为时过境迁不想再讨论就应付过去,但真实想法是,你怎么有脸来问我,你自己做过什么你自己不知道吗?
真正离开的人,关门声最轻,但走得最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