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本·沙哈尔
2020年2月1日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意识到这和心理学有什么关系,通过蒋园长的领读,发现不仅要了解心理学,还要认识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因为幸福这件事也是学习的一种能力,并且通过更多的认识来了解幸福的真相。所以蒋园长的外拓推荐的几本书值得探寻和提升我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这本书的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拥有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10年来他专门从事个人和组织机构的优势开发、自信心,以及领袖力提升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方面有突出成就。但让作者从一个壁球运动员到一个成功的心理学博士的真正原因是,源于他16岁那年夺得了以色列壁球冠军,但并没有带给他如愿的幸福和喜悦,而是一切归于平淡,他很费解,想探寻真正如何让人更幸福,所以他重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一章 关于幸福的疑问
作者对自己的成功没有表现出持久性的幸福感,而感到很懊恼,让他对幸福产生了迷惑。于是他投身于研究关于幸福有关的书籍,从亚里斯多德到孔子。作者到中国做过多次讲座,他提出积极心理学虽然是美国提出来的,但其核心元素很多都是来自于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比如孔子早就提到,“修身”本来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这也正是现代幸福科学的基本假设:要帮助别人,我们得先学会完善自己。这让我想到了蒋园长,她利用3年的时间把清华的学业完成,在繁忙的日子里抽出宝贵的时间去研究探索,这种精神就是一种热爱和喜欢,也就是幸福的一种能力的培养。
首先了解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情绪:是一种快乐?还是一种好运等等,这些都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真正的幸福是不掺杂不良情绪的,并且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现在人的生活环境应该都很幸福,但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报道抑郁症的问题,说自己不幸福呢?缺失的正是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每天没有感恩和幸福的认识,没有学习到幸福的方法。
1、培养自己一个好的习惯,就比如说读书这件事,当你养成习惯后,它就是你的一种幸福。就像下午蒋园长说的一样,她小时候做再多的家务只要能听到广播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再后来,她养成每天睡觉前看书的习惯,这也是她觉得幸福的一件事。再比如胡蝶和老吴,愿意把自己的知道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她们就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还有我们的共读一本书活动,大家在群里分享都觉得是件幸福的事。
2、每天记录5件感恩的事。我今天的心得是:1、早上到单位协助团队打扫卫生。2、在单位利用20分钟的时间做了一个微创新整理上报。3、下午和蒋园长一起畅谈人生,并邀请一个家庭和蒋园长沟通家庭教育问题。4、晚上为家人跑了很多路去采购火锅食材。5、晚餐结束后我们全家帮助父母整理家务。记录了才会有感觉,才会有幸福感。
所有,我定义的幸福是,它源于生活,是人生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汇集。幸福有时觉得很简单,当你记录下来每天点点滴滴的小事,再去回忆时,你就会感受到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