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这书名,醒目又提神。
作为十三岁女孩和五岁男孩的妈妈,书中提到的一些亲子情景和家长不妥的处理方式,边读边对号入座,非常的微微发汗胸闷气短,自揭伤疤式的阅读体验全程并不是那么令人愉悦。
然而,破裂与修复也是本书的关键词。作者从备孕讲到孩子成年,这个时间轴的跨越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家长纷纷拍大腿的同时,安慰大家随时为“修复”亲子关系而做出努力都是值得的有效的。
我喜欢这本书没有刻意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但作者建议充分回顾、理顺、分析自己的成长环境,并予以客观和理智的处理与接纳,从而让自己再次成长并降低自己成长过程中不利因素对下一代的影响。
作者是职业的心理治疗师,能深入浅出又一针见血的指出孩子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其根本的亲子问题之所在,能帮助家长找到背后的原因,指导家长对孩子开诚布公的言与行,引导家长通过表达自我感情和帮助孩子梳理感情与孩子建立安全、相爱、真实、包容的亲子关系。满满的干货、正向的描述、真实的案例和睿智的建议,又像是邻家故事,一气呵成,读起来一点不枯燥,实践起来也初见成效。
之前也读过一些亲子理论和养育建议,老大照书养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之前有些育儿方法确实不是出于我的本心只是按照书中建议去做,比如训练孩子自行入睡、转移孩子伤心情绪的注意力、以“事实”替代自身感受的沟通方式等,这本书道出了我当时不能认同却不知其因的道理。担心影响孩子的同时,在书中也得到了安慰和建议——与孩子坦诚的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及时反思与道歉,划清界限与极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孩子,等等。
孩子成长的太快,我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来不及跟上她的步伐。我需要快速有效的学习,以迎接青春期以及未来的挑战与超越。我喜欢作者对家长培养适应社会举止得体的孩子的四种技能定义,非常符合我对孩子们的定位和引导,虽然最后一条对我家姐姐的心智来说还需要一些时间和历练。
1. 抗挫折能力
2. 灵活应变的能力
3. 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这不仅仅是一本亲子关系的书,也是与自己、与家人、与任何人建立友善关系的书。
感谢宁玥的推荐。我也把它推荐给了我的同事,一位在幼儿园拒绝吃饭和睡觉的小朋友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