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史记》课程,了解了两个人物,分别是吴起和商鞅。商鞅是战国后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而吴起是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商鞅年轻时喜欢法家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来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由于商鞅的才能,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见魏惠王脸色不好,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可是当时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都没有采纳。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却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这个时候,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就进入了秦国,他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于是就有了商鞅变法的故事。商鞅变法的内容包括:确立郡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这些是政治上的。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产生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以上的这些是经济方面的。接下来是军事方面的: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孝公去世,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他有口难辩,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被杀,只能落得个车裂的下场,但变法却得以继续实行下去。
吴起出生在一个很富有的家庭,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从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可是也没得到什么官职他就遭到了乡人的讥笑、诽谤。吴起非常生气,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然后他就逃走了。吴起先去孔子的弟子曾参之子曾生门下学习儒术。可是母亲去世后,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于是曾申认为他不孝,就与他断绝了师生关系,此后吴起就弃儒学兵。吴起投奔的楚国,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担任令尹后的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明法审令”,实行法治;减爵禄,进而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卑减大臣之威重”,整顿吏治;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改“两版垣”为四板筑城法。这就是吴起变法。吴起推行变法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然而吴起变法却触动了权贵集团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反对。楚悼王病死的时候,旧贵族就发动叛乱,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变法运动宣告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