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一个好习惯,是提升个人素质、实现自我管理的关键步骤。
然而,许多人往往难以坚持,究其原因,存在着一些方法不得当。那究竟要怎样做,才能养成一种好习惯呢?从我身边那些自律的人身上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重构习惯认知:从“自制力”到“环境力”
传统观念认为,养成好习惯关键在于提高自制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环境因素对习惯的形成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养成好习惯,首先要从优化环境入手。
1.打造有利于目标的环境:例如,想要养成阅读习惯,可以在家中设置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这个地方并不需要多大,当然,如果有专门的书房是最好的了。
如果没有,就把家里的某个角落收拾一番,也是可以的。用一个好看的台灯,布置一个舒适的书桌,书桌上可以放置一些好看的小物件或者一盏香薰,让阅读不仅有一个好环境,还让它有一个好的仪式感。
2.借用外部力量:比如,使用手机应用或计时器来提醒自己按时完成任务,从而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我每天晨跑时,给自己定了一个时间,这个时间节点定在早上6点开始,到7点结束,在这个时间里自己必须跑完多少公里,还要包括跑完走一圈的时间。
几乎每天我都会给自己定这个时间,时间一久,这个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二、养成方法:从“痛苦坚持”到“乐在其中”
1.目标策略:将大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给自己一定的奖励,从而提高积极性。
我每年都会给自己定下这一年要阅读目标,这是一个总的目标计划。然后,我将这个大目标分解到每个月里,也就是将它分成12小份,这样一来,我每个月需要阅读多少本书就一目了然。
接下来就是按书单阅读就行了。这样,就不会想到,那么多书怎么能读完的想法了。只要将大的目标分解成无数小目标后,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当我达到了当月的目标后,会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一本书,或者吃一顿美食。当然,有奖就会有惩,没有达到目标时,就罚自己在当月不给自己买任何东西。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要想得到奖励,就要主动去完成自己的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去做事。
2.社交支持:寻求朋友或志同道合者的支持,形成良好的群体氛围,共同进步。
我在阅读和写作上有时会用到这个方法,因为在我身边坚持每天阅读和写作的人很少。但是通过网络,遇到了很多喜欢阅读和写作的朋友,我们一起坚持每天阅读,也坚持每天写作。这样,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大家相互监督和支持,共同成长,一起进步。
三、实践策略:从“理论派”到“行动派”
1.制定详细计划:制定明确的目标、步骤、时间表,确保实际行动有据可依。
我在给学生上课时都常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出真知。就拿我每天阅读这件事来说。
在上面的文字里,也有讲到,我会给自己每年制定阅读目标,定好以后,我会分解到每个月的时间里,这个时间又把它制定到每天需要阅读多久时间,然后根据这个时间去阅读就可以了。
2.坚持实践:遵循计划,持之以恒,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
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照着计划去做。所以,我现在每周至少要阅读一本书,这是目标的最低值。一个月最少需要阅读4本书,当然没有上限,多的时候也可能9至15本的阅读量。
3.及时反馈与调整:对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方法,确保目标实现。
反馈和调整这件小事,我会在每周或者每月复盘不断优化自己。
虽然辞职在家,但,有时候也需外工作几天。一般工作外出时间比较早,那根据具体情况,我就会对这几天的早起和运动进行调整。
平时4:30早起,中午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但是工作时,这个时间就没有了,所以早起的时间,我会往后调整半小时,晨跑也会暂时取消,因为时间来不及,但会在晚上抽一点时间做操,总之,要保持每天运动的习惯。
四、结语
养成一个好习惯,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找对方法和制定好的策略,就能轻松迈出第一步,然后坚持做,养成好习惯也并非难事,而且发现还是很容易做到的事。
叶圣陶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好习惯是助推器,是助人腾飞的动力;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养成一种好习惯会受益终生,从现在起,去养成好习惯,这是在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重要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行动起来,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加油,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