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半未到,被憋醒。上完厕所,又赖了半小时床。小笼包被送到了单位楼下的取餐柜。
走到室外的一瞬间,世界只剩下了一个字“冷”。即使2分钟的路程,也觉得漫长。7:35到单位,物业小哥尚未拿到今日备案名单,便叫我把姓名写在了便签纸上。
坐电梯,上楼。偌大的一层,空无一人,没亮一盏灯,前所未有的冷清和昏暗。我打开办公室,开灯,打开电脑,接好手绘板、耳机,连上网,登上腾讯会议。等待上课的时间,匆匆吃了早餐。前几次需要线上的时候,校园里面学生们能自由进出教室、食堂,他们集中到教室,还有那么些课堂氛围。这次,他们纷纷在宿舍独自听起了“函授”课。期中考试的线上线下成绩便可说明线上课的效果远不如线下。理论课尚是如此,实践课更加堪忧。课堂,也需要仪式感。
快十点,下课。走出办公室,外面还是昏暗一片。休息片刻回来,上传了课件、开通了下一次作业提交通道。
询问了一下几位研究生的生活和身心状况,听他们吐吐槽,试探性的cue了进展,沟通后续安排。同样联系了本科毕设和实习的小朋友。原计划在校园开展的实践不知道要顺延到何时,为了给宅宿舍增添些“乐趣”,我建议他们拿室友当“小白鼠”,采集几个数据,还能趁机把流程完善,他们欣然同意了。下午,我便把流程说明、记录文档、参与协议整理出来,发给了他们。
中午,去食堂打饭。食堂只有老板一人,所有盒饭都备好放在了保温箱里,有人来买,她就卖一份。老板很nice,这么艰难,菜品质量还很有保证。中午4个菜还能有一个纯素菜,晚上甚至直接是3个硬实的荤菜:鸡腿、排骨、彩椒肉片。唯一的素菜就是那几片彩椒,还有汤里的三分之一碗红枣和黄桃粒。
饭后,回去拿了给一位同事的生日礼物。下午转交给了他家先生。虽然生日在后天,但是大概率我明后天都不会有机会拿给她了吧。回去,还换上了羽绒服,带上了围巾。天突然就太冷了。下午的间歇,另一位同事来办公室串门,吐槽了下现状和天气,我才意识到,今天零下11到零下4度,而我早上穿了件10度左右穿的外套,可不得冻得瑟瑟发抖。
打开一位学生的论文,皱眉。思考了良久,将核心部分的结构改了,列出来,每部分写好注释。线上又讨论了几句,请她参考着修改这部分内容。
今天,得知前一阵参与申报的一个项目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算是这么多日来难得的喜讯。尽管接踵而至的还有繁琐的本子和答辩PPT,而且未必能最终入选。但是,有机会就有希望。当了导师,才能理解还存在要给学生发放补助的压力。
晚上,许是早上起的太早,又或者今天确实着了凉,冷得打了几个喷嚏,七点多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十点多,起来,回了老妈微信,寒暄了几句。洗澡,做了十分钟瑜伽,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