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蓉的这句诗,总能在春节临近时,轻轻叩响我心底对家乡的思念之门。在记忆的长河中,家乡的年味,是最温暖、最醇厚的存在,它承载着岁月的沉香,历久弥新。
当腊月的寒风开始在大街小巷穿梭,家乡的年味就如同被唤醒的精灵,渐渐弥漫开来。最先感知到的,是空气中那一丝若有若无的香甜气息。走进集市,琳琅满目的年货瞬间映入眼帘。摊位上,一串串红彤彤的辣椒、金黄饱满的玉米,整齐悬挂着,像是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五颜六色的糖果堆成小山,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大人们则在一旁笑着挑选,不时拿起这个,放下那个,与摊主讨价还价,热闹非凡。
春节前的大扫除,是家乡不可或缺的仪式。全家老小齐上阵,扫去一年的尘埃,也扫去所有的烦恼与疲惫。每一个角落都被仔细擦拭,窗户被擦得明亮如镜,阳光洒进来,整个屋子都焕发出新的生机。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心中满是对新年的期待。
年味,还藏在妈妈亲手做的美食里。蒸年糕,是妈妈的拿手好戏。糯米粉、红枣、红糖,在妈妈的巧手下,变成了香甜软糯的年糕。蒸笼里升腾起的热气,带着年糕的香甜,弥漫在整个屋子里,那是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除夕那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着饺子。饺子皮在手中轻轻一捏,就包裹住了满满的馅料,有猪肉大葱的,有韭菜鸡蛋的,每一种都是家的记忆。大家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温馨而又甜蜜。
除夕夜,是家乡年味最浓的时刻。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起了大红灯笼,照亮了回家的路。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年夜饭,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一家人举杯欢庆,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饭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放烟花,天空中顿时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绚丽夺目。大人们则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时不时被节目逗得哈哈大笑,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家乡的年味,是集市上的热闹喧嚣,是大扫除后的焕然一新,是妈妈做的美食,是除夕夜的团圆欢乐。它不仅仅是一种节日的氛围,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无论走多远,无论身在何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心中最温暖的牵挂,它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我与家乡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