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坚持第4天,时间30分钟。
学习:《论语》坚持第4天
曾子曰: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
题解:儒家重视孝的道德,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只要做到忠与孝,社会和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曾子对于慎终和追远的重视,是对于对死的敬畏和对过往的崇敬。
子禽问于子贡日: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日: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题解:本章通过子禽和子两人的对话,表现了孔子为人处世的方式和风格,孔子之所以到处都能受到礼遇和尊重,在于孔子具有温良,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他能不激不厉,即之也温,仁德待人,宽厚善良,尊重他人,处事恭敬,居仁守礼,自奉俭朴,先人后己,谦退礼让。所以每到一个诸侯国,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与人交往,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不用去乞求什么,别人都愿意去帮助他,这就是孔子与众不同的待人接物的方式。孔子每周游到一个诸侯国,都会与闻其国的政事,这并不是因为他心中对名利禄位有所追求,而是一个国家的政事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兴亡,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元素,故孔子要去关心,了解,洞察政治的发展变化,而不同于那些汲汲于功名富贵的人,故不卑不亢,不忮不求,纯然一派君子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