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会分享《生命的重建》第二章节内容,在讨论“应该"环节时,我与众不同的分享言论得到了小伙伴的反鸣。接收到这个信息,我的杏仁核被启动了,直接表达了认同她的想法,只是在我看来那些寻根的动作是过程。有的人更倾向于去查找原因,而我更专注于结果而已。我仅代表的是我的看法,我的观点。
但我的观点明显不是伙伴们当时所需求的,伙伴们只需要表达(听到)应该一词出现时那种带给自己内心的撕扯过程,这点对于我真不是我的风格。我的描述带给了小伙伴不同频“非黑即白”的感觉。
我当时为什么不能做到共情呢?我思考了一下,在看到小伙伴们表达出内心的自责,失望情绪时,我是不是将自己摆到了“拯救者″的角色。我是不是有我的观点有道理,要别人看到的意思。在那一刻,我还觉察到那个内心清高的小女孩。出我的意识中不想与众不同,但潜意识却配合出了这个效果。出现这样的断层,脱离了合作思维的底层,看来前额皮层需要来练习一下。
感谢这位小伙伴勇敢表达出她的感觉,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