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以一带三”》感悟
一、再学一遍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标的语文“核心素养内涵”P4-5。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四个方面:
①文化自信: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中华文化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语言运用:学生具有良好语感+个体语言经验+有效交流沟通+深厚情感。良好语感怎么来?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个体语言经验怎么形成?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不断应用中自我调整纠偏。如何做到有效沟通交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如何才能对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情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中,感受其内涵的博大丰富。
③思维能力:认知表现+积极思考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用各种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去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鉴赏创造。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带着敏锐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④审美创造: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意识、审美观念。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审美经验,在此基础上获得能力。
(2)四个方面的关系阐述摘要: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
这两页文字,我仔细读过至少5遍以上,但是,我就是想不出“以一带三”这么高度概括、言简意赅的观点和做法。“以一带三”可以说,就是语文教学教法的统帅之词,温老师一语道破天机。
二“以一带三”的“一”是根本。
①“以一带三”,“一”是语言运用,“三”是思维、审美和文化自信。可以设想,如果语言运用教得不扎实,课文内容都没有理解,思路清晰、审美鉴赏将是空中楼阁,更达不到文化自信的高度。
②如何教好语言运用,温老师说得很清楚:
先“正读”,读通、读懂,获得初步阅读感受,教师有必要点拨学生阅读中设计语言运用的难点重点,帮助疏通理解。
精读后再延伸项目学习或问题讨论。学生在个体语言实践中,去学习体会、借鉴迁移,培养思维、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