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哀伤,让情绪流动

文/凌清清

1、妈妈,我不开心。

“妈妈,我不开心。我不喜欢现在的家,我喜欢原来那个家。”晚上8点半,我正在走廊的过道跳绳。7岁的咪咪推开门,一边用手扶着门,一边探出半个脑袋,脸上带着淡淡的哀伤。


文/凌清清

“哦,咪咪不喜欢家里现在的样子,是吗?”我停止跳绳,改为半蹲着专心听她说话。

那天,家里客厅天花板的墙面漆脱落了一大块,当时只有奶奶在家。奶奶担心一旦墙面漆有了缺口,今后其他地方的漆面也会接连脱落,担心哪天脱落砸到人就危险了。

所以和我们商量后,奶奶叫上装修师傅把天花板所有的墙面漆全部铲掉了。

“是啊,现在客厅的电视机搬到爷爷房间了,我的写字板搬到阳台了。饭桌、沙发全罩住,不能坐了。今天的晚饭是端到爷爷房间吃的。还有,你看看天花顶,以前是白白的漂亮的,现在是灰灰的丑丑的,看着就讨厌…”咪咪开始一股脑述说她的不满。

我挺能理解她的心情的。毕竟,人是喜欢生活在一种有序的环境中的。现在家里除了乱,客厅和饭厅还几乎处在弃用的状态,甚至原来放置在客厅和饭厅的设施都无法使用了。

但是,其实听咪咪讲述这段话时,我的内心是喜悦和开心的。这孩子,现在越来越会觉察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了。

2、和孩子一起感受TA的情绪

“是哦,妈妈理解你的心情,妈妈也觉得还是原来那个家比较好看一点。但是,现在天花顶已经铲掉了,还没有重新弄好之前,只能东西放得乱七八糟了哦,我们只能接受哦。”我继续半蹲着,轻轻拉着她的小手,对她表达共情。

同时我更希望她能接受现实,和情绪共处:“我知道咪咪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不好咯,没什么所谓的。我们就带着这种不好的心情继续做事情就可以了。”

“妈妈,我真的不开心。你能不能不跳绳了,进来陪陪我。”咪咪扯了扯我的衣摆。

“好的,那你想妈妈陪你做点什么呢?”我放下绳子,跟她进了她房间。

她拿出她最喜欢的公主故事书,让我给她讲芭比公主的故事。

讲着讲着,听着听着,到9点左右,咪咪已经同往常一样,恢复到开心的情绪中了。

咪咪不开心,我没有否认她:“小孩还能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啊,这不值得你难过。”

咪咪不开心,我没有给她建议:“没事的,这点小事不用伤心。我们一起去看你最喜欢的动画片吧,一会你就会开心起来的啦。”

我只是聚精会神地听她说,然后简单地用“哦,这样啊”等句子来回应她。

我只是告诉她,不抵抗情绪,接纳情绪,和情绪在一起。

然后她自己就找到了释放情绪、转换情绪的钥匙。

3、处理哀伤,让情绪流动

如果你留意的话,你会发现,这种生活小事,其实每天都在上演。不管是你自己,还是你的孩子,每天都有可能处在“喜、怒、哀、惧”这四种情绪中,只是深度和广度不一样而已。

咪咪不开心,这是一种“哀”的情绪。

6Q教育的刘中良老师在他的版权课程上,用非洲大草原羚羊群的生活经历,对“喜、怒、哀、惧”每种情绪做了很生动、诙谐的说明。

他指出,哀是结束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一种转折的能量。它帮忙我们从一种情绪过渡到另一种情绪。

小男孩正在蹒跚走路,突然摔倒了。他很痛,于是大哭。身边的家长告诉他:“哦,宝宝不哭,宝宝很坚强的。男子汉流血不流泪的哦。”硬生生地把他的情绪给打断,把他的情绪给压制下去,好吗?

小女孩养的小狗死了,她伤心地哭泣。身边的家长告诉她:“哦,宝宝不哭,妈妈再给你买另一个漂亮的狗狗,比这个漂亮一百倍。” 硬生生地把她的情绪给打断,把她的情绪给压制下去,好吗?

如果朋友的亲人过世了,你去探望朋友,拍着TA的肩膀说:“别哭,人死不能复活。节哀顺变,别太伤心了。” 硬生生地把TA的情绪给打断,把TA的情绪给压制下去,好吗?


文/凌清清

疼痛,失去,都会带来哀伤。

哀伤的情绪是需要处理,需要流动的。因为只有哀伤的情绪从身体流动出去后,身体才有可能进驻喜悦。情绪流动不起来,压抑到内心深处,久而久之就容易憋出抑郁。

所以,哭,是一件好事情。哀伤,也是一件好事情。

要知道,处理完“哀伤”,“喜悦”一定如期到来。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