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步:版式设计
图画书读完了,封面和封底如何开始讲故事?环衬的秘密、文字和图画合奏讲故事、以及推动我们去翻页的力量,接下来可以看看图画书的版式设计。
在版式设计阅读时,可以看看画面是大小均一还是有大有小,看看跨页是一个画面,还是两个画面,看看画面是一幅完整的图画,还是抠出来的一个图像,看看文字是独占一页还是被排在了图画下方或是图画里面?
既然一本图画书从头到尾都充满了迷人而卓越的版式设计是一门平面设计的艺术,我们自然要学会欣赏。
比如标志绘本成年的《野兽国》,可以说是被世界上研究最多的图画书,50年来,学者们每年都会发表大量的论文来解读,不要说情节和画面了,就连每一根线条、每一种颜色都研究到了,但是依然还是会有新的发现。
这本图画书作者莫里斯.桑达克一共创作了八年,每一个页面都是他对儿童及童年意义的哲学思考的总结,是美国第一本承认儿童具有强烈情感的图画书。
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小男孩儿跟妈妈闹别扭赌气,幻想自己离家出走,来到野兽国的故事。好像是一场没有任何什么意义的儿戏。但从深层次来分析,这趟旅程是迈克斯小男孩的一趟心灵之旅,一趟自我潜意识之旅。
麦克斯在征服野兽的同时,也征服了自己内心的愤怒狂躁与不安,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无力反抗大人权威的小孩子,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平复自己的情绪。
怎样来表现小主人公从愤怒到走出愤怒的情绪变化过程呢?除了文字和图画,作者莫里斯.桑达克巧妙的运用了版面设计。
在麦克斯与野兽们疯狂的画面,画家运用了三个跨页,这是图画书历史上最经典,被人谈论最多的三个画面,这三个画面没有文字,每页图画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看到这三个画面时,都会有一种解放的感觉,他们一起闹腾歌载舞,尽情狂欢,就是通过这三个画面的宣泄,麦克斯彻底扫除了心中的阴霾,让自己从失控的状态中走了出来。
图画书有一个基本上不变的法则,就是结尾都是回家,不论主人公走多远,也不论征途多么坎坷,最后都一定要安全的回到家里。
迈克斯回家的画面用了两个跨页,画面逐渐减少,在最后一页没有画面,只有一行字。这本书通过画面大小的变化,表现出一个孩子的情绪变化过程,这就是这本图画书版面设计的巧妙之处。
第七步:一起讨论
当孩子读完一本童话书,大人们可以孩子一起讨论,从封面到正文,从文字到图画,其中最难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这本图画书的背后告诉了我们什么,也就是它的主题、观点和思想。
就算我们看懂了一本图画,书上所有的内容也只能算是读懂了一半,只有读出它背后要说的话,才算是彻底的读懂了这本书。
图画书的主题特别多:关于生命的,关于人生的,关于亲情的,关于战争的,关于自然的,关于环保的……只要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话题,都会表现在图画书里。
对于小孩子,他们阅读绘本,尽管图画和文字看的很仔细,但是图画中所蕴含的主题不一定能够看懂,所以有必要大人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在讨论中明白图画书的主题内涵。
比如《团圆》的主题上亲情团圆。我们能够突出一家人的团圆,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思念,这个世界上最浓的还是亲情。
《不要哭得太伤心》主题是离别、死亡。对于小孩,他们内心还无法理解亲人的离世。与绘本《我的爷爷是精灵》很相似。
不过,大人们在给孩子讲完图画书,,不要逼着太小的孩子回答:这本图画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哪个地方让你感动了?因为大人们提出许多问题会让孩子们害怕。患上一种“图画书恐惧症”。以后看到图画书就会逃得远远的。
尽量去跟大一点的孩子讨论图画书,而且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场合和方法,对于孩子来说,看图画书就是一种简单的快乐,绝对不能成为沉重的负担。
图画书《大卫之星》,让我想到另一本主题相近的小说《数星星》。都是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话题。
有一句让我们战栗的呐喊:“母亲在赴死的道路上,把生命扔给了我。”可以看出,母爱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