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老母亲打电话,她本命年,给她买了红色内衣袜,还告诉她把穿的变形松趴的旧线衣扔了,有粉尘对呼吸不好。因母亲经常咳嗽,长时不好。电话那头,母亲没做声。说完后,我没挂电话,她那边也没挂断。我听到了后来的对话:母亲不高兴地说:nia都买了,说旧线衣对肺不好,我喔是纯棉的,纯棉的。我爸劝着说:知道,知道。母亲继续说,我就不要喔紧身的,紧的我不舒服,nia还说她一会来呢。
以我对母亲的了解,她不高兴,有情绪,一是我上次给她买的线裤不满意,嫌紧。我自己买了两条,穿一条觉得挺好,另一条就拿给老妈。当时她高兴,说正需要线裤。二是她热爱纯棉,可能嫌秋裤不是棉的。我买的是德绒的,老人不认可这个面料。我想不周到,对母亲的需求,没有精确把握。后面要注意调整。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让我突然醒悟,老妈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最近有朋友劝过我,让我遇事不急,好好说话。
老妈让我看到了原生我。有情绪,不说话,让人猜,只有太熟悉的家人,才能大概明白她为什么不高兴。其他人莫名其妙,更是不理解。我曾经也是这样。后来越来越明白,谁在乎?还不是家人关心才问,何必让亲人着急上火,傻瓜才折磨自己人呢。
另外,遇事急躁,噼里叭啦一顿输出,我妈是经常因为生活小事,突然发脾气, 骂没良心,心硬,不知好歹,想逼走她等,我不懂为了啥,但觉得很严重的话。我长大后,虽然有改进,不骂难听的话,后来年龄渐长,也觉得小题大做,上纲上线实在没必要。但是缺少阅历和见识,没有经历多少生活的磨砺,缺乏智慧和巧妙应对,遇事也经常是情绪激动,声音高亢 ,急的一顿说,发现说完后,家人和孩子何茫然,根本就没听清我说的啥, 白激动了, 也白说了。如是几次,也觉得自己要改改了,但半生的养成,谈何容易改了。
母亲对外婆的印象是,经常站在门口骂老的小的不知名的,母亲留下了家庭暴力沟通的烙印。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很易怒,家里经常打架,成为我青少年乃至成年后惊恐、自卑,倔强的根源。强势的母亲,在外边却弱势,口拙心善,干活细致扎实的她,经常受工友的排挤,领导的不待见。我是母亲的改进版,问题的根子在,优点也像她。用今天的话,就是情商低,适合当牛马。半辈子了,谁能两下就改了,这已然成为一种气质类型。也没有非得赶快改彻变。既然意识到到了,这也是难能可贵的自省。
年龄越长,越觉得遇事冷静对待,心平气和,不紧不慢,条理分明地应对说话,这可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这是一种修炼的能力。
我也老了,但朝闻道,夕死可矣!现在生活好了,平均年龄79多了,岁月尚多,也不能愚蠢的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