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到宾馆后,向老板打听从百梯山到五老峰的路线,得知九峰山上一洞是当年吕祖的修炼处。于是决定多停留一天,专门腾出半天时间去参访同属中条山脉的九峰山。
去那里的人少,出租车小哥只是数年前去过一次。行车途中发现不仅路途遥远超过想象,还尽是盘山公路一直通到了近山顶处。小哥一脸的苦笑,说:“我不回去了。不然刚下去,你就得打电话让我来接你。”于是我们结了伴,同访九峰山吕祖洞。
在出租车停下的地方,也就是盘山公路修建的尽头,四幢已停工的古建筑赫然在目。看外观金瓦飞檐,象是佛家寺院,但到里面仔细看,发现有已经做好的泥塑,而且是三清和吕祖。估计计划供奉的神仙,应该与永乐宫相仿。建成后恰好与永乐宫成联动之势。
从宫观的西边有前人修砌的台阶,可一直扺达吕祖洞。再往上则要循洞口东边的土路才能到达山顶。山南据说有洞穴九座,都是过去修炼人所用。目前尚无小路将彼此联通。看来当年的修炼人都各自为政,少有往来。
芮城的窑洞不少,在坚硬的黄土中凿出洞穴,冬暖夏凉,只是越深通风效果越差。现在人多住宽敞明亮的高楼,于是冷落了昔日祖传的居所。与窑洞的土质不同,吕祖洞凿于距宫观约百米高的岩石中,高约三米,进深十来米。洞底供奉吕祖。门口安置有可锁上的铁门,门旁放置了扫帚与撮箕。洞里两侧摆着几个矮木桩供人休息。虽然上来一趟不容易,但看得出来,常有人来整理。立于洞口南望,飞鸟空中盘旋,黄河隐隐可见。
我们在洞里坐着闲聊。上来时盈满前胸后背的汗流很快阴干,马上让人感到凉意。我们觉察到太阳渐渐西移,偶尔听到山坡上有石块滚落地面的声音。我们都感叹这是个风水宝地,通风向阳,视野开阔,当年吕祖选择了好道场。
当地虽是吕祖的出生地,且有永乐官举世闻名,但当地信仰仍以佛教为主,基督教后来居上,回民同胞虽少,清真教堂也有数座。反倒是道教信众少,活动场所少,要新建宫观也颇为不易。洞下的宫观据说因为资金匮乏,已经停工两年了。
下山时,出租车小哥感叹空气与风光都好,只是人少。我开玩笑说人的心理都很怪。同样的风光,免费无人问津,围起来收了门票反而门庭若市。这大概缘于人心的不自信。游览风光竟然象走虎狼出没的地方,总要人多势众才感觉安全,才算旅游和消费了一番。
不禁想起《道德经》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当年的吕祖若不离群索居,怎么会有后来成就?
201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