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甲某乙系夫妻,某甲借钱不还被诉且败诉,债权人申请执行,发现某甲名下无财产,某乙名下有房产,遂申请追加某乙要求以共同财产承担债务,法院不准。
解析:
根据已于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 法释[2016]21号)在执行程序中可以依法追加被执行人的16种情形:
1、因被执行人死亡,可申请变更其继承人、受遗赠人、遗嘱执行人、遗产管理人为被执行人的。
2、因被执行人被宣告失踪,可申请追加或变更其财产代管人为被执行人的;
3、因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合并,可申请变更合并后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
4、因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分立,可申请追加或变更分立后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
5、作为被执行人的个人独资企业,不能清偿债务,可申请直接追加投资人为被执行人。
6、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分支机构,可申请变更、追加该法人为被执行人的。
7、作为被执行人的合伙企业,可申请变更、追加普通合伙人为被执行人,有限合伙人出资未到位的,可追加有限合伙人为被执行。
8、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可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出资不实的股东、出资人为被执行人。
9、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在原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下,可申请追加原股东作为被执行人。
10、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公司,可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11、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申请变更、追加清算义务人为被执行人。
12、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出现解散事由后,可申请追加无偿接受其财产的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作为被执行人。
13、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申请追加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书面承诺对被执行人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第三人为被执行人。
14、在执行程序中,可直接追加在人民法院作出书面承诺代为履行的第三人为被执行人。
15、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被其上级机关或其他组织无偿调拨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可申请追加取得资产的企业或个人为被执行人。
16、因未成年人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而执行依据将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确定为被执行人,在该未成年人成年后,申请追加其为被执行人的。
综上,执行程序中不可以追加配偶作为被执行人,如果要配偶共同承担债务,就要一开始将其作为共同被告起诉,由判决确认其还款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