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改五讲,不断逼问文本的秘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后反思
昨天上午在录播室里录制完成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节课例,可是心情并却没有放松很多,因为总觉得这节课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
我对文本中的意象和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想象画面我没有给出及时精准的引导,只是肯定学生说的好,但是对于文本所表达出来的意境,学生说的准确与否,我没有给出该有的引导。
古诗词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有别于大众对古诗词的欣赏。古诗词课想象画面并且描绘画面是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说的再好也不过是语言文字表层的东西。而对于文本的理解要深入其内核,透过文字现象看到其本质,也就是语言表达的规律,这才是语文教师的专业体现。
一味地围绕词句想象画面,让我跳进一个死循环,周旋于文字表面,纠结于文本描绘的画面,肤浅的理解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无论用语言形容的多么美好,或者用上了很多修饰的词语,都让我觉得是一种强说。文学艺术的美在于普通人所不能发现的内在规律。
语言敏锐力不仅表现在表达上,更在于联系上。读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你是否想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是从结构上这两句诗有很大的相近性,都是双字六言。二是从语法上相近,都不是按照正常句法表达的句子。三是从表达效果都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和美感。为什么呢?文本的秘奥就在其中,这两句都是采用了意象组合的规律。诗人把能够代表某一特性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创设了一种深刻的意境。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香”和“蛙声”几乎是把乡村里所有能够见到的景色全部写了进去,所以我们一读就感受到了这是一首描写乡村景色的诗词,并且是在夜晚,那么就更加突显出了这首诗词描写意境的独特性。似乎辛弃疾还觉得不够过瘾,就在下阕又写上了“山”、“茅店”、“社林”、“溪桥”,而这些景物即便是在古代也是乡村的典型景物。无独有偶,辛弃疾之后的马致远似乎也领略了这一创作规律,于是他写下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即使不看题目,不看后面,我们也猜出了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词。因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意象都是典型的秋景意象,这是流淌在中国人血管里的基因,这是蕴含在中国人言语之中的密码。所以选择典型意象构成的意境就更典型,更深刻。
我们从创造规律上分析了文本的秘奥之处,相当于从文本的内核解剖了文本的本质,让我们有如“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惊喜。当我们发现了文本的秘奥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了诗人创作的目的,因为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才是文本的最高层次。辛弃疾为什么选择“明月”“清风”“稻花”等,并不是一种刻意的描绘,更不是生搬硬套的组合,而就是他当下生活的写照。这种写照又从心而出,这种景物又着上了诗人内心的色彩,如果诗人此时此刻很繁忙,他就不会有时间来夜行;如果诗人此时此刻很愁苦,他也不会觉得月是明的,花是香的;如果诗人此时此刻内心很乱,他就更无暇去听雨声蝉鸣。这些景物正是他此时此刻事务上的闲和心灵上的静的一种写照。
最后,我想说的是文本解读不能太依赖教参,要有自己的思考,这一课在领导和同仁的帮助下,我感觉自己又进步了很多,特别是在逼问文本秘奥上,应该用在每一篇课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