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读知更鸟还是在两年前,在两年后,在跟朋友推荐书目的时候我想到了《杀死一只知更鸟》。然后在我准备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苦思冥想,两年前阅读的这本书在两年后留给了我什么,最显而易见的,最先想到的就是那深深的偏见,阶级的偏见,种族的偏见,肤色的偏见,那种深深刻入骨髓的白人对黑人的偏见,那么在传承几代人以后,为何那种偏见还深深刻在下一代人的观念里。重读第二遍的时候,心中许多的疑问渐渐的被解答。毫无疑问,《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本经典的书,而经典,最值得重读。
书中的故事就是一个父亲教两个孩子成长的故事。故事的主体是一场冤案,底层白人尤厄尔编造谎言,冤枉黑人汤姆强奸了自己的女儿,在对簿公堂的时候,种种证据都表明,女孩马耶拉身上的伤痕不是黑人汤姆造成而是他的酒鬼父亲亲手打的,律师阿迪克斯精彩的辩论也完美的为黑人汤姆开脱了罪名,可是在最后,陪审团还是判处黑人汤姆强奸罪。读到这里我们心中可能会有很多疑问,其中最大的疑问就是为什么已经有证据表明黑人汤姆是无罪的,陪审团还要判处他强奸罪,那么原因可能就是因为陪审团都是白人,而汤姆是黑人,作者在书中也写过这样一个小片段,那就是在街上出现了一只狗,这只狗看起来比较丑陋,但是他只是在街上走着,并没有咬人,但是阿迪克斯在发现疯狗以后却毫不犹豫的射杀了那只狗,甚至都没有通过审判,这只狗就失去了生命,仅仅是因为它可能攻击人类,那么在书中白人陪审团的看黑人汤姆,就如同阿迪克斯看那只疯狗一样,是充满了刻进骨髓的偏见,在这种偏见里面,黑人汤姆有没有犯罪不重要,在这种偏见中,人们丧失了基本的礼仪良耻,丧失了为人基本的良心,对的,环境是可以令人丧失良心的,哪怕一个很善良的人,书中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痛批希特勒对犹太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如此善良的一个人面对孩子露易丝和杰克在谈论黑人汤姆的时候却用了最恶毒的语言。露易丝面对老师这种截然相反的行为有着非常深的不解,那么在她询问阿迪克斯的时候,阿迪克斯道,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女孩马耶拉生活在白人的最底层,一家人都靠着政府的救济金过日子,但是大部分救济金都被父亲尤厄尔拿去喝酒。生活在白人的最底层,马耶拉自然没有白人朋友,她跟自己的邻居黑人汤姆成为了朋友,那一天,马耶拉以帮忙的名义把汤姆叫进了房间并且亲了汤姆一口,汤姆连忙拒绝 ,但是正好被尤厄尔看到,汤姆慌忙跑走了,气急败坏的尤厄尔打了马耶拉一顿,然后就报警说,黑人汤姆强奸了自己的女儿马耶拉。明明是马耶拉勾引汤姆,为什么马耶拉还要诬陷汤姆要求判他死罪,因为她勾引了一个黑人,她作为一个白人去勾引了一个黑人,这对于一个白人来说是一种特别大的耻辱,她要除掉汤姆,只有除掉了汤姆,她才能洗刷掉自己的耻辱,她才能找回自己的作为白人的尊严。她知道自己没有证据,但是她也知道,只要自己把汤姆告上了法庭,不管汤姆有罪还是没有罪,陪审团一定会判他有罪,马耶拉和他父亲作为底层白人,他们完美的利用了人性,那种白人一看到黑人就丧失了人性的人性。
但是,这本书并不仅仅是只有这种深入种族的偏见,这本书更重要的是教育,是阿迪克斯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杰克和露易丝的教育,这本书给了家长们一个例子,非常具体的例子,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到底如何去解决。那么作为一个孩子,我们或多或少可以在书中找到我们成长的影子。书中两个孩子的故事跟多,作者就是在这一个个故事中,教给读者成长,教给我们成长。
其实阿迪克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为汤姆辩护会败诉,可是明明知道会失败,为什么阿迪克斯还会去做,一方面是他知道汤姆无罪,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想让孩子们认为哪怕通情达理的白人在遇到与黑人有关的事情就变得失去了理智这种荒谬的理论是合理的。阿迪克斯把刀对向了几代人积累起来的不合理的社会观念。哪怕最后失败了,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阿迪克斯的勇敢。在两个孩子长大到需要接触到枪支的阶段,阿迪克斯给了他们气枪,同时也对他们提了要求,他要求两个孩子把枪口对向易拉罐,而不是知更鸟,在当地,知更鸟是一种益鸟,它们会啄食棉花中的虫子。黑人汤姆刚好是一个农场主摘棉花的工人,我们就能想到,知更鸟指的其实就是黑人汤姆。阿迪克斯在这就已经向孩子们灌输不要有肤色歧视甚至种族歧视的思想。黑人汤姆本就不该被定罪,况且他还是一个努力工作,善良淳朴的老好人。而这,可能也是书名“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含义吧。其实在这儿的时候,我也想到了其他的层面,知更鸟是不是也可以指农民,工人,清洁工等等这些对社会有益的人,他们不该受到歧视,嘲讽甚至是偏见,但是这些偏见是我小时候在某县城某小学切身体验到的。
阿迪克斯家的保姆卡波妮有一次带两个孩子去黑人教堂,两个孩子细心的发现卡波妮在黑人教堂说话的发音是不标准的,但是在自己家说话确实标准的,两个孩子就问,为什么明明可以说标准,却不这样说。卡波妮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人们不喜欢他们身边有什么人比他们懂得多,这会让他们气不打一处来,你使用的语言再标准,也改变不了他们。除非他们自己想学,否则一点办法也没有。你要么闭上嘴巴,要么跟他们说一样的话。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那个小故事,乞丐不会嫉妒比他富很多的富人,但是却会嫉妒比他富的乞丐。这种嫉妒好像是不可避免的,与生俱来的,而且不仅仅是对上面的嫉妒,还有对不如自己的人的鄙视。在生活中,有人可以克制,但是有人却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对人性的拷问不只有这一处,阿迪克斯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父亲,他为无辜的黑人辩护,却毫不犹豫的开枪射杀了并没有伤人的疯狗。在文章末尾,尤厄尔拿刀偷袭两个孩子,最后怪人拉德利出来救了两个孩子并且失手杀了尤厄尔,虽然种种猜测到了拉德利身上,但是本就应该要求拉德利对簿公堂的律师阿迪克斯却妥协了。作者这种看似矛盾且充满讽刺的情节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父亲形象,让阿迪克斯的人物的塑造更加的立体真实。
去寻找吧,寻找我们在面对偏见,丑陋且荒谬的事件,如何面对以及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