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家里的氛围很差劲~
晚上照例回家,只是不用特意做晚饭,因为弟弟发烧爸爸中午回家做饭了有一些剩菜,确切得说每一样都剩下了。简单收拾了餐桌准备吃饭。哥哥在叫了几遍之后来到餐桌旁,小声嘟囔了一句,今天饭菜都一般唉,之后就去洗手,我在厨房盛了粥,看到哥哥拿着辣酱,和馒头也进了厨房。然后听到爸爸大声嚷哥哥,叫哥哥大名让他出来,具体是因为什么我不太清楚,但爸爸的口气和语调让人很人很不舒服。
我跟哥哥前后脚跟着一起出来,一听到爸爸那种口气吼哥哥,我就很生气,于是也嘟囔爸爸,吵什么呀,有话不能好好说嘛,爸爸冲我嚷,啥事儿都要你管管,整天吃辣酱不用吃菜了都。我立马明白过来,刚才爸爸和爷爷都在说哥哥不要只吃辣酱,爸爸嫌乎哥哥辣酱抹在馒头上抹的太多,爷爷则说,以后不要买辣酱了,哥哥对爸爸的说法没有任何反映,不说话,而是自己走到了厨房里。(后来才得知,哥哥去厨房是想找一个小碟子舀一勺辣椒酱吃,而不是拿着辣椒酱的瓶子。)可能是爱子心切,看到爸爸冲哥哥嚷嚷,我本能得冲爸爸嚷,元宝一看氛围不对就大口吃饭,爷爷看我和爸爸吵起来了,也就没多说话,可是我的话却怎么也憋不回去了,我说,辣椒酱是谁给买的,你们大家不也都同意给他买了嘛,那还吵吵什么,要么以后就不同意买,那样就不用担心吃辣椒酱了!吃着饭,爸爸又嘟囔起来哥哥喝酸奶一下取2小包的事儿,意思是说哥哥太贪心。对于这个话题,我没有过多参与,也没说什么,不过我心里并不认同爸爸的说法。那个红枣酸奶一包只有100ml,没几口就喝完了,索性一次取2袋,我猜哥哥是这种想法,但爸爸就认为哥哥在吃上喜欢贪多。本来说辣椒酱的事儿,结果爸爸说玩了辣椒酱又开始说酸奶,在我看来爸爸这是自己不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但后面我一直忍着没说话,哥哥把辣椒酱放回冰箱,吃了没多少馒头就说吃饱了,忘记爸爸又冲哥哥说什么了,问作业还是啥的,哥哥几句话怼回了爸爸说,我数学应用题作业都写完了,咋滴!爸爸被怼得没话说了。我心里想,老大终于敢怼人了,虽然有的时候孩子做的不一定对,但是孩子一味忍让,自己的 攻击性没有了,我觉得适当释放自己的攻击性,也许咬指甲的坏毛病也会慢慢改掉。
这几天大姨妈还没来,情绪异常敏感,很容易烦躁。跟爸爸吵完,家里气氛一直一般般,元宝在看书,我刷锅洗碗,元宝又玩了一会儿新来的巧虎玩具和书。而爸爸则去卧室看手机,这一直是我最讨厌的一种行为(我认为生气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用手机麻痹自己是最无趣的),我觉得这种人不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但我忍着没有吭声。想都不用想,回了未来城不管我多累,自己一个人要承担那边的家务活。(抱抱勇敢的自己,抱抱曾经小时候到现在一直默默忍受的自己。现在你长大了,有能力做自己愿意做的人,也有能力承担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没必要一直委屈自己来承受。)
晚上回未来城之前,我叮嘱哥哥明天早上要主动先跟爸爸打招呼,不让你吃那么多辣酱是为了你身体好,爸爸和爷爷还有妈妈都是一样的心疼你。如果不是亲人,别人才不会管你吃什么呢。哥哥答应了,感觉哥哥幸亏还不像爸爸那种,情绪的处理需要很长的周期,自己能很快调整过来。
反思:作为妈妈,我还是要进一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站在施救者的立场上替孩子说话,因为这样说话会激怒爸爸,导致爸爸更加倍攻击孩子。如果不解救孩子,就不会激怒爸爸,孩子能学到一定的道理,爸爸也能有一些自责,以后也就多了对自己的控制,孩子和爸爸互相也会有宽容和理解。
【我的情绪词】施救者、被害者、迫害者、生气,攻击、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