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强基固本、补齐短板弱项,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延伸村党组织服务群众触角和抓手,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织密网格,打通治理末梢。统筹考虑服务半径、居住形态等因素,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划分网格,同步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把党组织工作触角一直延伸到农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强化村党组织领导作用,由村干部担任网格长,每名网格员联系农户,使群众有事随时都能找到党组织、见到村干部和党员。构建县级统筹指挥、县乡督促问效、乡镇办理落实、村居会商处置、网格收集上报工作体系,落实群众困难诉求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闭环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前哨探头作用,做好政策宣传、民情摸排、信息上报、便民服务等工作。
整合力量,统筹治理资源。落实“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县级主要领导每人包联村,乡镇领导包村联网格,经常沉下去,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落实治理任务、化解矛盾纠纷。推进村级“三个中心”统筹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工作运行到网格,推行“1+X+N”(1名网格长+X名专职网格员+N名兼职网格员)网格化服务治理模式,直接面对群众开展工作,基层各组织与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采取个人报名、党员群众推荐、党支部建议、党委审批的程序推选党员中心户,履行政策宣传员、民意收集员、致富帮带员、矛盾调解员职责,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保障,激发治理活力。健全包联群众、联动排查、接诉即办、联席会商、工作考评5项制度,进一步激发网格员工作积极性,促成能者愿上、愿者能上良好平台,真正形成“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没有过路客”的治理格局,构建全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新体系。结合《文明公约》,广泛征求党员群众需求和意见建议,制定农民家庭积分内容,设定共性和个性积分指标,细化参加集体活动、增进民族团结等7个大类20项加减分内容,为农民参加活动提供统一标尺,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