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每天学点儿逻辑学》34

假言中的滑坡:见风就是雨

这里我们要引入到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其实和我前面讨论的话题都有关系,就叫滑坡论证,这是西方的逻辑教科书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儿。什么叫滑坡论证呢?就是说,在一个论证里面,你不去检查推理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否真正起到了信息传递作用,就武断地得出了结论。

大家就问了,为什么这东西要叫滑坡呢,我来打一个比方大家就明白了,就是车子从山顶上往下走,假设没人管,从山顶上往下滑了十米了,这是你看到的第一件事儿;你看到它又往下滑了20米了,这是你看到的第二件事儿;第三件事是往下滑了30米了。你就得出结论,这辆车会一路滑到山谷里面去,当中不会停下来。

这也就是说,你看到的第一件事儿是这个车在滑,你不去检查它继续下滑的趋势是不是被延续,你就匆忙地得出结论,到山谷里面它还在滑。你忽略了其它的可能性,就是很有可能这车开到一半,司机突然醒了,“我的车怎么在滑”,他一踩刹车把这个车给刹住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半山腰有块大石头,车子被大石头堵上了,结果没掉下去,还有各种可能性,都可以使得这个车停下来。

用我们的中国大白话来说,滑坡论证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见看到一点点的倾向,就大惊小怪,认为以后所有的这些倾向都会跟着它走。这就是这种思维的特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