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乐悠,以上这位伙伴的问题提得很好。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一下关于对完成作业有抵触的心理问题。完成作业对有些人来说好像是一种要求,其实不同的人对要求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这跟我们和权威的关系有关,和权威之间的关系投射了小时候你和父母的关系。
如果小时候对父母的要求就很抵触,给他们贴上控制挑剔等标签,成年之后也会无意识地把这些标签贴到所有对你要求的人身上,首当其冲就是权威,比如领导、老师,其实也包括自己的伴侣,甚至是儿女,因为这些人都会对你有要求。
对权威要求的抵触巨大深刻地影响你的事业和财富而人们往往不自知,因为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领导,因为工作的需求,你怎么可能不要求你的下属呢?如果下属抵触领导要求,又怎么会有好的发展呢?
其实,对权威(父母)的要求,有主动排斥和消极抵触两种负面反应方式,在传统孝道文化当中,第二种更常见,心理学上被称为被动攻击。被父母要求很多的孩子在小时候很难对父母反抗,愤怒都是被压抑的。长大后体内往往对要求者有或多或少的被动攻击能量,这是阻碍他们成功幸福的关键模式之一。
被动攻击的底层是过去无法获得自由的创伤,需要被看见和疗愈,这是一个身体体验的过程,仅仅从头脑认知可以有所改善,但除非有很顽强的毅力,否则很难完全改变,因为创伤能量还卡在体内,头脑可以理解,身体无法配合。
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有正向的反应模式,在这些情况下你能看到自己想要的和要求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完成目标对你有好处,对方也有好处,所以会配合要求,主动完成要求,当然这些是能帮助我们成功的模式。
而最高级的方式是把原本没有针对自己的要求放在自己身上。著名经纪人杨天真,刚参加工作时在完成份内工作后,常常向同事们提供无偿帮助。帮忙写稿,帮忙处理通告,帮忙检查合同……有人觉得她傻,明明就那么点死工资,多劳也不会多得,又没有人要求你做,何必自讨苦吃?杨天真不以为然。
她觉得,虽然眼下的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但长远地看,多做些事,丰富的是自己的经验,长的是自己的本事。金钱上的收益虽然暂时没有增加,但是她拼命地学习和汲取,让自己迅速增值。很快,她凭借迅速积累起来的经验脱颖而出,成为圈内大咖。
所有有过职场经验的人都会知道,在一个机构中,升职加薪最快、得到机会最多的人一般都是最积极主动的人,如果有被动攻击的模式,既然你不想要被要求,就很难在职场有出头之日。
其实亲密关系也是如此,想要有好的关系,怎么可能不妥协,不被对方要求?如果只要对方有要求就抗拒排斥,关系会很艰难。
我自己过去对父母(权威)就有很多被动攻击,这么多年来也是透过不断地自我疗愈成长,与父母和解了,被动攻击的模式就改变了。
我很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最好的方式是:
第一:做疗愈,能做与之相关的身体疗愈最快速,我会在七月份的财富卡点突破专业训练中对被动攻击有详细的讲解,体验和身体疗愈。有需要的伙伴可以找益华或田圆了解详情。
第二:在日常练习中训练自己满愿他人的习惯。把自己的意识从“为什么我要听你的?我讨厌被要求!”的低意识状态调整到:“我要积极达成目标,我想要主动满足他人的愿望”的高意识状态。在低意识状态仍然是充满伤痛和愤怒的孩子;在高意识状态,你是成功达成目标又能满愿他人的菩萨勇士。
学习的过程有闻思修三个阶段,绝大多数人成长很慢,是因为很少实修,就是践行不足。所以我今年开始号召我线下课的学员一起做满愿打卡。这是闻思修中的修,对于转化我们过去固化的负面模式非常重要。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回看自己,是不是自己也是十有八九不让别人满意?我自己的生活透过这一类的练习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过去我觉得只要跟妈妈提出任何小小的要求,十件事有八九件她都会说不。而这些事情当中有大多数,其实就是我想给她买件衣服,带她去旅行,请她吃饭这类完全是为她好的事情,她的习惯性用语就是不。
为此我过去没少生气发火,但后来想想自己那时也是一个在心里以及在行为上总是说不的人,所以我就痛下决心,在不伤害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尽量对他人的需求说是,后来发展到主动去满足他人需求。
比如现在我们许多学员每天都要做满愿打卡,早上醒来的时候就会想一想:今天我会遇到哪些人?他们有什么愿望是说出来的?有什么愿望是没有说出来的,如果你用心去觉察就会感觉到,人们没有说出来的愿望更多。
比如下楼会遇到酒店前台的服务员,我可以热情礼貌地跟他们打个招呼,回来的时候给服务员带一杯零卡糖的健康奶茶。被尊重、被看见、被感恩是他们没有开口,但一定有的需求,为什么我不能主动地去满足别人的需求呢?比如我自己现在在做短视频,亲身体验到拍摄剪辑短视频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当我看到一些品质不错的视频,点个赞,写个正向的评论,或者转发一下,只是举手之劳,就能满足博主的需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日积月累的践行,我从一个“为什么要听你的?凭什么要听你的?我要自由!我要做自己!少来管我!”的刺头,到尽量体谅他人,主动满足更多人、特别是弱势群体需求的公益达人。
我的生活也从不如意时时常八九到越来越顺心,日常的小确幸、大确幸,自然而然地发生在生活中。以前当我愿望达成的时候,经常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而且总是害怕会失去,因为担心好运不会一直都在。
现在一个又一个愿望达成的时候,除了感恩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满足,我不再担心失去,因为如果你每一天都在帮助他人愿望满足,慢慢的,你会相信你的愿望都是值得被满足的,这种值得感不是一种自我安慰,而是一种深深的确信。
另外在下笔时可能会害怕写不好,会觉得无力,还会有担心被否定的焦虑和被退稿的挫败感,这些往往都跟我们的童年伤痛有关。很可能你小时候经验过做不好父母要求的事情被否定,被惩罚的经历。
这些未曾疗愈的伤痛不会随时间消失,而是隐藏在潜意识更深的地方。每当有新的挑战的时候,每当你想要跨越舒适区的时候,每当你想去达成更大梦想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负向模式限制你,在负向模式下面都有一个曾深深受伤的小孩等着你去看见她/他,拥抱Ta,这就是为什么自我疗愈是如此重要。
但在工作中,完成任务又要求我们必须以成年人的方式出现,因为小孩子不要工作不要挣钱。所以建议大家要区分开场合,写作、工作、完成任务、达成目标都是成年人的场域;受伤的小孩的确需要疗愈,可以在心理学课程或者一对一教练个案中进行,这样的场域对那个孩子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
写作是一种修行的道路,在过程中充满了被要求,被评判,只有成年人才能看到评判的是文字,是对事,并非针对自己个人。文章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美,改稿是肯定的。
海棠老师作为资深的编辑,她说三分写,七分改,一点不假。成年人喜欢收到改进的建议,因为他知道稿子越改越好。小孩子会玻璃心,总是把事情上的小问题扩大到觉得自己这个人被否定的层面。
虽然大家都有成年人的外貌,但内心估计也会时不时蹦出一个受伤的小孩,如果真的发生了,很正常,可以找疗愈师去做心理教练,你的内在小孩值得被很好地支持。
鲁米说,伤口是光透过来的地方。在哪里摔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勇气不是没有恐惧,勇气是即使有恐惧,但依然能走下去。
真正的谦卑和勇敢是躬身入局,感恩已经有这么多伙伴和我们一起躬身入局,愿我们在写作之路上一起走下去,我手写我心,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