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激情褪去之后,生活恢复本来的清静模样,小长假里不凑热闹,闭门在家读书。
《中庸》第二十章。中国历代帝王自称“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最早说这话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鲁哀公。鲁哀公原来姓姬名将,他的名字叫“姬将”,他是鲁国国君,死后谥号为“哀”,可见此公在后人眼中是个悲剧人物。为何而悲呢?
鲁哀公在位期间,名为国君,其实鲁国的朝政权力都把持在季氏三大家族,也就是春秋“三桓”手中,他身为国君不过是个傀儡。虽然明知孔子有治国之才,却受到牵制而无法提拔重用,这是内忧。再说外患,吴国,越国,楚国虎视眈眈,轮番逼迫侵略,搞得焦头烂额,虽然是周王朝周公的后裔却无力保全祖宗基业,也够悲催。
内忧外患,加上鲁哀公自身的人格缺陷和领导能力,最终使鲁国江河日下。
造成鲁哀公的命运悲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内不得民心,不顾众人反对,违背国家体制,将自己宠幸的侍妾,就是伺候他的小妾丫环立为夫人,将宠妾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一意孤行,造成的结果是破坏了祖宗礼法和国家礼制,人们开始厌恶他。二是试图依靠国外势力来解决国内矛盾,无法忍受季氏三桓的强横,他就像借助越国的力量来清除国内的政治势力,结果,越国不愿意帮助这个破坏礼制,失去民心的国君,最终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赔了夫人又折兵,客死他乡,到死都没有再回到鲁国。
了解了鲁哀公的生平,再读《论语》和《中庸》时,便会多一层体会。
《中庸》第二十章,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国家政务管理的问题。孔子回答说,您的老祖宗,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政策,都记录在木板竹简上。他们活着时,他们所制定的政策就会得到推行。而一旦去世,他们的治国之策也随之结束,废弃了。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敏是敏捷迅速,蒲卢是芦苇,一种生长非常快的水边植物。孔子似乎想说的是“快”,治理人的关键在于迅速推行政令,耕作土地的关键在于迅速播种种植,这样,治理国家的政务,就像芦苇一样快速地生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