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浩瀚,自然神奇;万物演化,生命不息。
银河绕黑洞,原子绕核心,生命从自性,人类书文明。
自然万物缘何要这样存在,是怎样的原始力量,启动了万物生生不息的运行。
复杂的现象背后,可能只是简单的原理。深奥的原理背后,可能只是简单的重复。
本文将用简单文字,呈现宇宙自然自动运行的根本原理。
首先,我想说明的是自然界的万物本质,此本质只可能有四种形态。一谓有,二谓无,三谓非有非无,四谓可有可无。
为了节省时间精力,我不想对这四种形态进行分别的说明论证。而只对其中的“无”进行相关的推演说明。我觉得,如果能够将“无”说清楚,那么其它三种形态的概念也会跟着变得清晰。
无,当然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一切尽虚空,一切从未发生。无,好像没什么好说的,也好像与我们的自然世界没什么关系。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无”是个很神奇的形态,它具有着非凡的特性与能力。
为了便于书面表达,我将无称之为空性。
空性也就是一种一无所有的形态。空性虽然一无所有,但很显然,空性具有一种自然原本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容纳一切存在。但是,即便空性自然具备容纳一切的能力,也会存在以下三个必然的逻辑问题。其问题如下:
问题之一,空性虽然可以容纳一切存在,可是原本的真空,又有什么可以被其容纳呢。
问题之二,空性虽然可以容纳一切存在,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容纳行为呢。
问题之三,空性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容纳了一切存在,那它怎么还能称之为空性呢。
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下面我们将对其逐个进行说明与推演。
第一个问题,空性所容纳事物的实质问题。我们假设自然宇宙原本虚空,那么虚空中永远都不可能产生与存在实质的事物。但是,不存在实质事物,并不能说明一切不可以发生。比如空性中完全可以充满一种非实质的虚拟事物,这种虚拟事物,我们可以称之为想象,幻想,幻相。或称之为联想,空想,梦想。当然也还可以称之为逻辑辩证推想。但无论哪一种想,都不可能产生实质,而永远只能是虚拟形态。
但就算空性可以容纳虚拟的幻想来进行填充,可是谁来对其进行幻想填充行为呢。我已经说过了,一切皆空,不能再存在任何其它的外在生命,或者假想的上帝神灵。所以一切幻想与逻辑辩证行为,只能是空性本身。
第二个问题,空性原本真空,他又为何要对自己进行幻想的填充呢。我想说的是,空性必须要对自己进行幻想的填充。因为如果不对自己进行幻想填充,那么它就反而失去了真空之属性。如果不对其进行无量而圆满的容纳,又怎么能算是无限而永恒的真空呢。所以,空性的自我幻想填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自然行为。
第三个问题,空性如果进行了幻想式的自我填充与容纳行为,那么他是否还算得上真空呢。我认为既然有所发生,那么就脱离了空性。所以真实的空性连幻想也不能允许存在。既然不允许幻想式填充容纳行为的存在,那么就必须对其进行彻底清除,直至恢复真空。
现在,我们把这三个问题进行综合归纳与合并,就会发现空性是一种即矛盾又统一的性质。他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其必须永不停息的进行容纳填充与清除熄灭行为。空性的这种自然原本的行为,也就是我今天所想要描述的万物运行的根本动力来源。
无论是星系与粒子的运动,心脉的搏动,生命的运动,思维的活动,乃至万物一切的生灭循环等等,都是空性的自然活动需要。
我们每个人,每个生命,每个粒子,每个星系,每个世界,都是在围绕空之属性进行思考与运动。我们的存在与行为皆是源于要体现真空之属性意义。
空性,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我们有生,亦有灭。在广博的自我真空中,我们自由运用自性的逻辑想象能力,永不停息的进行着空间的创造填充与清除行为。
在我们当下的人类文明中,真空之属性亦被我们表达为无所为,无所不为。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也表达为无我无私之慈悲,善良与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