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完了这部现象级畅销小说《巨人的陨落》,我没有达到图书封面宣传的三个通宵就读完的速度,而它确实是一本让我久违的一有时间就想往下读的好书。一开篇就被这句“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这个世界是属于我的”狂傲而又有骨气的话所震慑;更为“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这句话所牵引;而整个故事读下来,因其严谨的史料运用以及精巧的情节设定的完美结合,让人读来大有酣畅淋漓之感,亦有荡气回肠之意。
我的原则是:“要么某一场景真实发生过,或者有可能发生;要么某些话真正说过,或者有可能说。如果我发现有某种原因让某种场景不可能真正发生,或不可能说出某些话——例如某个人物当时处于另一个国家,我便将其略去。”
故事的时间设定在一战前后的24年(1911-1924年),肯•福莱特以迥乎不同却又牵连不断的五个家族(德国冯•乌尔里希家族、俄国别斯科夫家族、英国菲茨赫伯特家族、威尔士威廉姆斯家、美国杜瓦家族)作为故事的抓手和落脚点,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自以为了解却从未真实感受的历史画面。一战是怎样的?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和平民伤亡超过3500万。 其中大约1500万死亡,2000万受伤。整个死亡人数包括10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同盟国大约有400万士兵死亡,协约国大约有600万士兵死亡。每一个伤亡的数据都是那个时代活生生的人。而处于21世纪的我们只能通过史料中一些冰冷冷的数据来想象那个世界,远不可感同身受。然而,伟大的作家就是有这样的叙事能力,将我们置于作品中,使我们忘却自身的真实存在,亲历与感悟那个时代下人物的悲欢离合。
肯·福莱特说:“很多作家只写能取悦他们自己的东西,并模模糊糊地希望这也能取悦别人。但我每写一页都在清醒地思考:读者会怎么想?读者觉得这真的会发生吗?读者关心这些吗?读者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我敬佩那些用文字和新奇结构进行文学实验的作家,但我从不这么玩。”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讲的这句话也是巨人陨落的时代里的最好写照。看似波澜不惊的世界格局,实则暗流涌动。新旧观念矛盾处于水深火热中,一点星火便足以让这世界发生巨变。与巨人的陨落相对的,是平民的崛起。
昔日的正统权威正在衰落,社会底层的新兴阶层悄然崛起。以菲茨为代表的英国贵族固执傲慢,奋力地维护原有社会秩序,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他们也终将淘汰没落。以威尔士的比利,沙皇的格雷戈里为代表的工人阶级,敢于对抗社会的不公,不惧为争取美好的生活抗争,他们作为新兴力量,担起历史的使命,在战斗中不断地成长,跨步迈向伟大精神。更有以茉黛、艾瑟尔为代表的女性力量为争取女性权益而奔走呼号,以她们超凡的智慧与胆识顽强斗争,最终为女性在政治上争取了一席之地。
战争与爱情是更古不变的话题,故事中有多段爱情故事,而我这里只想分享沃尔特与茉黛这段处于硝烟弥漫却刻骨铭心的爱恋。一个是英国上流社会的女勋爵,美貌与才华双全,另一个是德国前途无量的德国外交大臣,英俊与胆识双绝,初识便一见倾心,惺惺相惜。一战在即,他们身处交战两国,而这并不能阻止他们矢志不渝的爱恋;他们跨越了漫长的战争岁月,跨过了漫长的国度,最终长相厮守。我想,最动情的不过是茉黛对沃尔特说的“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吧!
书摘:
1.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
2.我亲眼目睹,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摸着黑说话挺有骨气地,天亮以后估计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一个孩子地成长就像一场革命。你可以发动异常革命,但你无法控制它最终地结果。
4.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5.我不会因为是你的妻子,就给你让路。
6.但是,这不是因为我是你的妻子,也不是因为你是更合适的人选。”“是的。就在一个女人可以成为议会议员的时刻,我却被怀了孩子这件事情拖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