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的市中心有一个区,叫金牛区;在古蜀道中,有一条最经典的路线,叫金牛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话说周显王时期,蜀王到汉中的褒谷打猎,不巧在这里遇到了秦惠文王,两国国王第一次见面,不清楚对方底细,自然先以礼相待,于是秦惠文王就送了一筐金子给蜀王,这个贪财的蜀王不知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后面的事件进展说明,这个瓜娃子蜀王脑子确实有问题),秦惠文王也收到蜀王送的一个礼物,打开后发现居然是一大包泥土,这不是侮辱吗,秦惠文王非常气愤,就想攻打蜀国,但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就如后来李白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加上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时要是进攻蜀国确实很难。于是张仪献上一计,说蜀王贪财,可利用这一点,这个计谋古书是这么记载的,《括地志》中说:“昔秦欲伐蜀,路无由入,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后,伪言此牛能屎金,以遣蜀,蜀候贪信之,令五丁共引牛,堑山堙谷,至之成都。” 《水经注》载:“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金牛道“ 。意思是:秦王请工匠打造了五只石牛,搁在山顶上,每天让人在牛屁股下面放一筐金子。同时他命人不经意地放消息给蜀王:“秦国有五只石牛,神奇的不得了,每天都能屙金子,谁得到它们谁就可以拥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昏庸的蜀王相信了这种稍加思考就知道不可能的事情,他居然派遣使臣到秦国请求秦王赠送五只石牛给蜀国。秦王爽快地答应了,但有一点:不“包邮”,东西可以送,运回的人力物力要蜀国自己出。蜀王乐坏了,立即派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费了不少力气开通了一条蜀道,就是后面的“金牛道”,然后派五丁力士等人去把石牛运回蜀国。运倒是运回来了,可是这五头石牛不仅不屙金子,甚至连石子也不屙。于是没多久,秦军就顺着金牛道打过来了。史载公元前316年,秦将张仪、司马错率秦军顺金牛道而下,攻灭巴蜀。
但是秦国把蜀国纳入版图,对蜀国百姓来说,却不见得是坏事,张仪到蜀地整顿吏治,兴办文教,派李冰任成都太守,兴修了利益千秋的都江堰,使饱受水患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从此蜀道上“秦川道,翠柏天,商旅兵家密如烟”,贸易交通繁荣起来,巴蜀之地从此真正的融入到中原文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