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说过:“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这个世界上,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绪,所以,无论在哪里总是会有嫉妒的发生。英国科学家培根就曾说过:“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了。”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有胜就会有败。要么是你嫉妒别人,要么就是别人嫉妒你。失败者不可避免地会有羞愧、愤怒和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嫉妒情感。但是我们必须正视一点,嫉妒是妖魔,任何人做了它的俘虏,都要受到愚弄。
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刘伯玉妻断氏有很重的嫉妒心。刘伯玉称赞《洛神赋》中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很气愤,认为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于是居然投水自杀了。而后人就把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女子在此过河时,都不敢盛装打扮,否则就会风波大作。
从刘伯玉妻断氏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无限制的嫉妒可以毁了别人,也可以毁了自己。
1.了解嫉妒
什么是嫉妒,什么是羡慕?嫉妒,汉语字典解释为:因自己不如别人而引发的怨恨情感。而羡慕则是: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的情感。嫉妒和羡慕往往是一对连体婴,嫉妒是羡慕的负面形式,羡慕控制不好,容易转化为嫉妒。而嫉妒与羡慕也是人与人相处的两种心态,这两种心态既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与发展,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三国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些话可以作为嫉妒的佐证,也可以从中看出嫉妒者的心态。在很多时候,你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无缘无故就得罪人了,这很可能就是遭人嫉妒了。
战国时期的孙膑和庞涓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将孙膑欺骗到魏国,设计陷害于他,甚至对孙膑实施“膑刑”,剜去了孙膑的膝盖骨,还将他打入暗无天日的牢房囚禁起来。此时的庞涓已经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嫉妒带给他的痛苦,因为嫉妒,一个偏执的庞涓已经无法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丝毫察觉不到自己正一步步陷入自己编织的困境。
面对嫉妒,孙膑却依然淡然处之,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在人生低谷之中寻求再次东山再起的机会。最终,庞涓在马陵之战中兵败于孙膑,落得个刎颈自杀的下场,嫉妒者命运的终结总是发生在被嫉妒者之前。
嫉妒能让技不如人的人感到恼羞成怒,憎恨别人的优秀,巴不得人家出点什么乱子,好一解心头之恨。这样的人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面对这样的人,不要过多在意他们的情绪,因为此时和他们的较真只能将自己陷入到情绪的漩涡中,也不用去指责他们的无理,因为如果他们能对自身进行认知,那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嫉妒。
遭遇嫉妒时,要客观地去看待嫉妒,这样才能最终从嫉妒中解脱出来。
2.嫉妒如寄居在人们心灵上的肿瘤
一定范围内的嫉妒心是人类进取的基础,是质地优良的催化剂。莎士比亚曾将嫉妒比作爱情的卫道士,可以看出嫉妒在爱情之中是有积极作用的。在其他方面也如此,它使失败者向往成功,使失意者看到希望,可以说,借助嫉妒能树立起人类的理想。
如果失败者只是心安理得地接受后果,根本不考虑一下别人的成功与自己的失败之间形成的对比,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追求上进,追求成功了。从这一层上讲,有嫉妒心理并不是一件太坏的事,它可以积极地引导人们上进,勇敢地面对挑战。但如果嫉妒失控,成为一个人性格的全部,那就是心理疾病与人格缺陷了,而不是有积极意义了。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嫉妒一直被认为是人心灵上的肿瘤,无时无刻不像毒素一样侵蚀人的意志,它使智者蒙昧,胜者反悲。
嫉妒是健康、快乐、成功最大的敌人。在嫉妒的原因还没有去除之前,嫉妒者早已失去原有的健康,甚至意志颓唐、行为失常。嫉妒往往由私念而生,也是缺乏意志的表现。嫉妒成性的人总爱把自己放在与别人对立的位置上,目光短浅,气量狭小,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让其心生嫉妒,而缺乏意志的人容易在嫉妒支配之下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情来。
嫉妒者往往喜欢钻牛角尖,而且一旦钻进去就不会再出来。比如在同事的竞争中失败了,嫉妒者会认为这极不公平,凭什么他和自己做同样的事却得到那么多的回报?而且,他会把这样的心态扩展膨胀,妒火越烧越旺,行为也自然不太客气,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嫉妒的人是可恨的,他们不能容忍别人的快乐与优秀,会用各种手段去破坏别人的幸福,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中伤,有的甚至采取卑劣的手段;嫉妒的人又是可怜的,他们自卑、阴暗,享受不到阳光的美好,体会不了人生的乐趣,生活在他们的黑暗世界里;嫉妒的人是那么的可悲,“心灵的疾病”会扩散到身体各处,引起身体上的不良反应,七病八疾不请自到,是摧毁人性和健康的毒药。嫉妒者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像成功者那么好,那是因为他们把时间都浪费在口舌之辩,而不愿踏踏实实做事情。
一个人在嫉妒的时候,总是看到别人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可以想象,这样的比较对一个人来说永远是总输不赢的,而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天才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名垂千古,可他的壁画《争夺战旗》却是无人知晓,而这正是因为达·芬奇的“妒忌熏心”,丧失了原有的判断力,最终自毁其画,留下千古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