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源网络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最近,马思纯在微博上发了一段视频,配文称:“走心局,值得我们干一杯。
眼尖的小伙伴发现,许久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马思纯又回来了。只是这次,她披露了自己在这段“消失”的时间如何走出抑郁症的经历。
01 .
/
“我不够好”害了多少人
这两年马思纯给人的感觉不是胖了很多,就是精神不佳,走路都要靠助理搀扶。不知道的人觉得她矫情,不知足,想太多,但其实她真的得了抑郁症。
在视频中,马思纯坦言自己从小就被灌输“你要听话”“你要懂事”“不要太自我”。所以有很多情绪马思纯都不敢表达,哪怕在校园里遭遇霸凌,也会独自默默忍受。
而初恋时的强烈的挫败感和自卑情结对她的影响也很大,心中一直会有“我不够好”这样自我否定的声音。导致长大以后都不敢对别人发脾气,深怕对方觉得她不好,不喜欢自己,甚至有好几次司机要上高速公路了,她都不敢提出自己想上厕所的基础要求,一直憋着,怕对方觉得自己很难搞。
而现在走出抑郁症的马思纯变了很多,她懂得了“要爱自己”“有脾气是可以发出来的”。在前段时间的《吐槽大会》上,马思纯也感觉好多了,可以大声笑了,可以坦然的和观众们分享自己这段抑郁症的经历了。
马思纯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女生,所以很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再加上演员这个身份会彻底将自己暴露在大众眼皮子底下,各种网络暴力袭来的时候,她简直是不堪一击。幸运的是马思纯成长了,没有被困在自我否定的牢笼里,开始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就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的:每个人在幼儿时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为自己的感受就是其他人的感受。幼儿不会考虑到自己的不完美,而是会认为每个人跟自己都是一样的存在。
02 .
/
不怕失败,最怕不理解
曾经因《奇葩说》上了热搜的马薇薇之前在微博上讲述过自己患抑郁症的经历。
当时她的辩论对手黄执中提到:他有个朋友,不太敢去人多的地方,只要想到坐在底下的那些人,可能其中就有一个两个在网络上骂我的人,我就会觉得痛苦和心悸。每个人都在对我笑,可是,我害怕他们在想什么。
他说的这个朋友,正是马薇薇。
当时在辩论场上黄执中和马薇薇拿到的辩题是:“如果有一杯忘记悲伤情绪的忘情水,你会不会喝。”
黄执中上来就对马薇薇说:“马薇薇,你就喝了吧。”
马薇薇却立刻辩论道:“我害怕忘记那些伤害我的人的同时,也忘记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而那边的黄执中依然坚持观点:“我宁愿让你忘记我们,也不要记得那些伤害你的人。”
这句话让马薇薇瞬间泪崩:如果我连你们都忘记了,那么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此时,黄执中停止了辩论,走上前给了马薇薇一个拥抱。
其实这时候,马薇薇已经经历了抑郁症。
很多时候,痛苦不是因为害怕失败,而是别人不理解你。
就像马薇薇当时突然说自己曾在2015年得了抑郁症,不理解的人甚至痛批马薇薇“另有目的”、“这个时候还要出来卖惨”、“自己平时这么喜欢撕别人,现在也抑郁了,活该!”……等等
这样恶毒的评论对马薇薇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讲述自己的抑郁经历并非有什么目的,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抑郁症需要被重视,也希望大家能勇敢走出来。
就像女星热依扎在自爆自己患有重度抑郁症时说的:直接和大家说吧,我是重度抑郁症+重度焦虑。但我走过了最难的地方。
虽然还在吃药,但我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和我一样或者正要如此的人。有什么可以私信我,我帮你解答,别轻易离开。
这样的好心,还是换来了很多人的不理解,甚至谩骂。
这世间有些人愿意做看客,觉得你衣食无忧,为什么总要无病呻吟,觉得你被一些光环笼罩,却依然不知足,觉得你得到了很多,痛苦一些又有何妨。
但光环的背面是黑暗。很多成长过程中环境因素,遇到的人事物会塑造出不同命运的个体,即使成年后表面光鲜,但内在的这个核是空的。
成长中没有形成稳定的正向的核,就很容易被外界影响,自我批判、不爱惜自己、总在乎他人的眼光、外界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把自己压垮。
就像陈坤谈起当你自己得抑郁症时说的,朋友都觉得我想太多了,有名有利,有房有车,还有干嘛呢。但自己每次靠近窗户,都很想跳下去,因为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没有意义,根本没人理解内心的苦。
但最终他发现靠别人理解永远求而不得,理解只能是自己给自己的。
03 .
/
爱自己是一门功课
心灵女作家素黑在《在爱中修行》一书中说道:“世上只有自己最有资格治好自己,但是花耐心和爱,还有决心和坚持。自爱的目的是自由,方法要花一生去寻找。”
抑郁症患者很多时候都是丢了自己,就像马思纯总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关于治愈,爱自己永远是第一门功课。
1、 看见是第一步
疗愈的第一步就是“看见”。向外找原因永远得不到答案,抑郁症最初还是要向内看。看见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意,自己怼自己,自己把评判这把利剑刺向自己。
有人会问:“别人经常说我不好。怎么办?”“我父母觉得我比不上邻居家的孩子、老公觉得我带不好娃,婆婆对我也百般挑剔”……诸如此类。
但要知道别人都是一面镜子,投射出自己内在的品质,与其说是别人否定你,不如说是你内在本身就有自我否定的基因。
看见内在的这个基因,看见就像在给一块僵硬的泥土松土,土松了之后改变才会发生。
2、 停止自我评判
看见之后就要停止自我评判,这真的是一项非常难的工程,难在时时刻刻,需要你不断练习觉察力,觉察到自己一个负面的念头升起。
看见这个念头背后的评判,无论是针对他人还是自己,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你要做的就是停止自我评判,就看着这个负面的评判,像一朵云一样,来了又飘走了。
3、 清理负面情绪
每次看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升起时,还可以做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就是清理。
像我自己有一条非常有用的清理方法,就是:大哭。
去年有一次一大早被老公骂的,直奔厕所大哭一场,哭的整幢楼都听的清清楚楚,惊天动地,不过哭的时候,我始终带着觉知,使劲的把身体里的负面情绪倒出来,尽量倒空。
神奇的是到了晚上,我无意中摸了一下左侧发现,常年积压情绪造成的乳腺结节,之前会有明显的硬块,我都担心会转化成ai,但晚上却摸不到了,而且非常软了,可以说被我释放掉了。
人不可能没有情绪,从童年时代就积累到成人,尽管表面能做到云淡风轻,但时不时的要内观自己身体是不是会有不舒服的地方。所以,情绪是需要有个出口的,找到适合自己情绪的出口,清理掉。
4、自我肯定的练习
要真正疗愈自己,练习是不能断的,这里推荐给大家非常好用的自我肯定练习。
记得有位女作家因为和前夫离婚而得了抑郁症,她久久无法走出对前夫的怨恨,于是心理咨询师给她写了几句自我肯定句,要求她贴满家里的墙面,卫生间的镜子墙上,所有她能看见的地方。
女作家发现,原本她脑袋里充斥着这些各种负面情绪,但现在却要被迫去看这些肯定句,有点不习惯。但几天后就发现自己的心一下子打开了,因为她的时间被自我肯定包围着,根本没时间再去想那些负面的信息。一年后,她彻底走出了抑郁症。
著名心灵女作家路易斯·海在《生活重建》中有一段自我肯定语,大家可以作为日常练习:
在我广阔的人生中,
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
我相信有一种比我强大得多的力量,
每天、每时、每刻从我身体流过。
我打开自己让智慧进来,
我知道大千世界只有一种智慧。
在这智慧里面有所有的答案,
所有的解决方案,所有的康复方法, 所有的新创造。
我相信这种力量和智慧,
我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已被揭示,
我所需要的一切都会到来,
在正确的时间、地点,按照正确的顺序。
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我们因爱而来·带着光的力量·承传爱的使命。
在《人间值得》一书中,作者中村恒子说道: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会快乐”或“怎么努力让自己在这里心情愉快地度过”,我觉得这才是应该考虑的关键。
最后,希望大家正确认识抑郁症,她只是一种情绪病,只是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爱而已。勇敢的从内在成长,不要放弃,因为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