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心理咨询协会郭亚婵坚持分享第666天:
学习打卡第12天:
3,运用重新建构的眼光,找寻当事人愿意尝试合作的讯号
面对非自愿来谈当事人一开始来的不合作态度,咨询师若能从中看到其愿意尝试合作的细微讯号,将会有助于关系的发展。 不断的看到反映当事人的小小的、愿意合作或尝试的意愿,并大大的表示珍惜之,会使彼此的互动更容易往正向发展。这非常需要咨询师好好发挥“重新建构”的眼光。而从当事人种种看似不合作的言行中,找到一丝一毫的正向光芒。
4,尝试倾听与了解当事人的主观世界
不少有问题行为的青少年或非自愿来谈当事人,有着抱怨别人干涉太多,觉得玩的还不够过瘾的愤怒情绪,咨询师、辅导人员、家长及老师需辨识这些当事人接受辅导时的状态与动机程度,而不要过于积极提供一些适用于别人而非当事人的建议。
咨询师需要对于当事人的想法有一个开放的、不同于其他人的态度,在不批评或错误增强当事人的言行下,尝试了解当事人所想所感的主观世界,将有助于当事人对咨询师的接纳。
SFBT提醒咨询与相关辅导人员:我们无法命令一个人改变,除非他自己愿意,而且每一个人都需要时间来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与照顾自己。
什么样的态度最能引发引发网络成瘾青少年改变的动机与学习的意愿呢?首先,咨询师或辅导人员须与他们建立合作的工作关系, 需能先理解青少年何以喜欢上网,如直接要求青少年停止上网,很容易令他们产生直接抗拒或消极拒绝的反应。咨询师需要以一种开放与信任的态度,来倾听这些当事人所言的一切,同时相信他们可以为自己决定与创造什么是最好的生活。亦即,“尊重而不批评”才能开启他们与咨询师或辅导人员合作的大门。
5,面对当事人说“不知道”时
常见非自愿来谈的当事人,对咨询师的提问,常会不假思索的回应:“我不知道”。SFBT对咨询师的第一建议就是:保持冷静,不要过度反应,也不要把它当做负向的动机或抗拒,就是“一般化”的对待之。咨询师可以先等待,并且以疑惑的表情望着当事人,或者对当事人说“如果你愿意,可以猜猜看啊”或者“慢慢想,不急的”。咨询师也可邀请当事人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说明对自己的感觉,而让一些当事人感觉比较安全。因为“最好的朋友”“最爱他的人”会是接纳他且不会对他有所责难的。
对于青少年与儿童也可以直接接纳与回应。
对非自愿来谈当事人提问问句,很重要的是让他们可以有段缄默时间,逐字想想当事人回应的每个字句,很可能他真的不会回答,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情况觉得太无助,以致他们想放弃整个他们的未来。
咨询师也可试着想:当事人回答“我不知道”或缄默,是一个正面的特性,大大展现了当事人直率、坚决的个性,或者,能面对权威的特质,而此或许可透过“直接赞美”予以回应,又可以带出两人关系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