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七)| 未来正在来临,我们该如何面对教育的困境?

前几周,我们分别讨论了未来的变化,适应未来的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以及当下我们面临的现状和困境。那么,我们该怎么面对这些现状和困境,架起通往未来的桥梁?

我想,最首要的,是改变我们对知识、分数和能力的看法。

长久以来,我们用分数和成绩来衡量孩子,用表现来评价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孩子就是优秀,听话少言的孩子就是乖巧。

您看出其中的问题了吗?孩子一直处在被成人评判的位置上。

事实上,人的一言一行都在传达信息。

孩子出生开始,就不断的观察父母,观察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当他们做的好的时候,常常得到父母的积极反馈。

“你好棒!”
“你真聪明!”
“你是一个乖宝宝!”

不要小看评语的力量。孩子由此得知,自己做的好时,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小孩。到了学校也一样,孩子从老师的言行中得知,自己成绩好时,就是好学生。这一切,看上去很美,但是,如果孩子做的不好,或者没有好成绩呢?意味着孩子不好吗?


我不知道您的答案是什么。但这样的评价体系,正悄无声息地塑造着孩子的思维模式——僵固式的思维模式。

僵固思维模式几乎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为了取得好成绩,僵固思维模式的学生学习刻苦和认真,但他们采取的方式往往是死记硬背的僵固学习模式,他们不会在学习方法上寻求突破。

如果考分高意味着聪明,考分低意味着愚笨,还有谁会冒险去向困难挑战呢?一旦挑战失败,损失的不仅是分数,还有自尊心。

我们前面讨论过,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决策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系统思维、人际关系能力(沟通、合作、共情)及探索人生价值和追求人生意义的能力

所有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具备,或者固定不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天赋固然存在,但却不起决定作用。能力是在大量的训练中得来的。这种训练包括对困难的挑战,可以跨越的挑战越大,能力提升越大。

僵固思维让孩子不敢面对挑战,从而失去了锻炼和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孩子从我们的一言一行中,读取吸收评判的信息。

不要妄加评判。教学指导才是正确的途径,因为这是个学习过程。

曾经有文章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您的评判有可能早已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为什么您喜欢用成绩、分数和听话与否评判孩子是否优秀?最大的可能,您的思维模式是僵固思维模式。

育儿先育己,如果您相信孩子会发展变化,您会把每一次孩子的错题、低分,当做一次又一次教机,走上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之路。

孩子取得好分数,你会肯定他们的努力;孩子失败时,您会理解他们的沮丧,却并不虚伪地激励。您会帮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思维的孩子,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并且不断学习。他们不会成为表扬的奴隶。他们会在挑战中不断树立和维持自己的信心。

帮助孩子形成成长思维,是父母和老师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培养孩子各项能力的根基。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两个月来,我们一直在讨论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决策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系统思维、人际关...
    李丽霞阅读 3,707评论 1 1
  • 看到朋友圈闺密晒出的最新靓照,第一眼看到的是美,第二眼就想到了自己。 自己与闺密是高中时候的同窗好友,高考...
    文潇潇阅读 2,444评论 1 1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是为了一些人,一些事。 想写的很多,却不知道哪里开始。 笑闹,为健康...
    木子囡a阅读 968评论 1 0
  • 今天没有做到倾听,乍一看是因为没机会,其实是因为让机会偷偷溜走。回忆,还原,练习一下。 早上送跳宝去幼儿园。 跳宝...
    崔峰媳妇孙小莹阅读 1,2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