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是知识管理理论学习的一部分,通过系统梳理市面上常见模型最原始的样子对各种模型适用的环境和可以改善的内容作出摘抄思考。如果对内容很感兴趣的话欢迎看本专栏内其它文字。具体行文目的请见结尾关于本系列一节。
本文对应本书第二部分The Method: The Four Steps of CODE(第4-7章),其余部分参见专栏其它文章。
回顾CODE法则
作者在第一部分提出第二大脑的理论和开发手段后,提出了一个用于进一步完成第二大脑辅助思考职能的流程,被他命名为CODE法则,亦即:抓取(Capture)、组织(Organize)、提炼(Distill)、表达(Express)。
其实这些行为本来就是我们日常工作思考都在进行的,只是没有贯穿成为系统而已。大多数时候,从学生思维走出来的我们只能单边地在上课时进行Capture并无效Express(考试作为表达来讲是绝对低质的),然后进入到真正需要Express(做科研写论文的时候)开始无头苍蝇一般重新建构体系。用作者的话来说:
我们本来就在不断学习新知识——这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本来就在不断吸收新观点——每一个新网页都为我们打开新的眼界;我们本来就在不断积累新信息——无论是为了学习、工作还是生意。我们现在只须稍花些功夫,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管理,同时借助一些实用的技巧让计划落到实处。
Capture: Keep What Resonates
标题的中文直译是“让笔记更走心”,英文原意更贴近“留住产生共鸣的内容”。
作者在这部分表达的观点更加趋近于让大家形成系统性的捕捉信息的意识: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本就从多个信息平台接受不同层级、不同质量的信息,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让人灵光一闪的,但随后就简单的流逝而去了;而借助有效的工具,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的信息流整合形成有效的信息收集箱,作者将这个称为知识资本(knowledge assets)。
知识绝不仅是身披白袍的希腊先哲的至理名言,也不仅是高级学者编纂的厚重教科书中的教学课文。在我们所生活的数字世界里,知识通常会以各种“内容”的形式表现出来——只言片语、屏幕截图、话题收藏、播客帖子以及其他的媒体形式。这些内容有些来自外部渠道,有些则是日常活动(撰写邮件、拟定计划、集思广益以及记录想法)时产生的。
围绕这个理论,我总结了几个关键词用于描述Capture工作开展的重点:
多种来源:“知识资本既可以来自外部环境,也可以来自内心世界。”外部环境就是繁多信息流中那1%有用的消息,内心世界就是每天众多想法中那1%可以拓展描述的部分。
问题导向:在内心预设好感兴趣的问题之后(生活、工作或学习相关),围绕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收集工作,而不是兼收并蓄导致混乱。作者举了科学家费曼的例子,他总是随身带着十二个开放性问题,并用现实中的各种灵感持续验证是否对这些问题有帮助。
质量控制:“在接纳各种信息之前,我们要扮演好信息评价者、编辑者和诠释者的角色”。作者建议从启发性、适用性、个性和新奇性方面入手,综合判断一条信息是否能够“让你为之共鸣”(本章标题内容),并以此决定是否记录。核心诉求是,不要仅在消息收集阶段就消耗太多的精力,这样后续组织在输出上就毫无力气了。
需要认清的是,作者在这一部分展开故事的基调是“如何利用一个软件对抓取信息进行管理”,带有一些All in One的气质。这种论调其实(在我看来)是让这个方法论变狭隘了。比如,作者提到“不要处理涉密信息“,但有关涉密信息的内容和灵感仍然可以通过保密平台进行收集;提到”不要用于处理团队合作信息“,但团队合作同样可以汇集灵感和信息,甚至现在的协同办公平台已经更好地帮助了这件事情。另外,受限于篇幅限制,作者并没有对How to Capture这一操作层面的问题细致展开,现在先进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也足够支持部分“先画饼、再梳理”的行为,而这就是更大层面上需要较多工具(软件、插件、代码等等)积累的工作了。
Organize: Save for Actionability
“以行动为导向”,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其核心诉求是,能否通过第二大脑的内容筛选和组织步骤,让基于收集内容的再产出过程在内容梳理方面的成本显著降低。“构建第二大脑的下一步,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思考的空间,以便对之前所抓取的各种碎片信息进行有效组织。”
也正因为内容筛选与组织这一工作是知识体系建构中最重要的一环,作者才专门对这一部分进行了特别的思考。否则的话,信息整理就如同大多数人梳理思绪时一样,有太多内容堆砌在暂存区,但怎么倒空都感觉奇奇怪怪,有一种看着很混乱的感觉。
于是,重头戏来了:作者在这里提出了(那个被无数人拿来宣传的)PARA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这是一种对捕捉后的信息和文件按重要程度进行再分类的手法,即按照Project(项目)、Area(领域)、Resource(资源)和Archive(存档)等四个类别确定分类类型,并将文档对应归类的法则。另外,作者确实说了PARA这样的命名是整合于parallel(平行的)这一词汇而来。于我而言,这种分类显著带有宣传语agenda一般的造词成分,对应的四个词汇很难准确表达相应含义。这点我们后面再说。
由于PARA法则总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加上我个人也对PARA法则很有兴趣想要单独展开说,这部分单独开一个页面更新。
Distill: Find the Essence
Distill一词原在化学实验内作蒸馏之意,但用在这里莫名合适:这一步的任务就是要把整理好的信息中有用的部分榨取出来。(吐槽一下中文翻译成萃取了,化工人狂怒)
作者在这一部分讲述的故事主要是,如何在日常事务已经非常繁多的情况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效地将一条信息加工为未来可直接使用的知识点,而非由于过多的堆砌导致内容毫无亮点。作者引用Discoverability这一概念用于解释,即通过整理信息进入时的合理标记让内容在后续调用时直观有效,并且在标记上指出三个常犯错误,即过度标记重点、缺乏明确目标和故作高深。
这段内容其实质量不是很高,但其必要性是存在的。对一个收藏信息的人来说,收藏过程本身就伴有较强的目的性,这个过程已经可以算distill了;只是通过一些方法上的优化让这种信息收集能更好服务于后续使用而已,这也不是一件难事。
Express: Show Your Work
大抵来讲,多数人的生活是输出量>输入量的,只是同质化的输出过程和对学习的厌恶让大家不那么在乎输入环节。而当一个人有目的的开展信息获取时,Ta本身就预设了未来会围绕Ta收集的感兴趣的话题去进行表达,无论是用于日常闲聊、工作汇报还是多元发展。最后的展示内容,按作者在本段最后说到的,一般包括“识记、联结和创新”三个典型环节。所以围绕Express不是Why的问题,而应该是How的问题。
作者在这部分给出了一个提质增效方面的思路,即将前三个步骤获取的“半熟素材”(Intermediate Packets)有机调动起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常见的这类素材包括干货笔记、落选素材、过程性文件、最终成果、它山之石等,这又受益于提炼部分对素材质量的提升。
“半熟素材”这一概念其实有点类似于卢曼卡片盒的概念。利用卢曼卡片盒将不同时候获得的不同“成熟度”的观点、信息收集起来,在需要调用的时候借助现有电子笔记系统成熟的信息调用机制整合起来,亦即已经广泛被大家使用的搜索、浏览、标签和随缘等方式。这种调用机制又有效依赖于前面讲过的PARA笔记法。
作者引用了18世纪哲学家维柯的一句名言作为收尾:“Verum ipsum factum”,真理不外乎创造。CODE法则的一切大抵都是为了服务于产出的,光收集不产出毫无价值。
小结:参考价值充分高
CODE的四个法则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对于想要完整如同集合划分一般把四个步骤严格区分的人来说(比如我),总会在这个过程中面临“我为什么没有处理好这个信息?”或者“我为什么已经处理过这个信息了?”的纠结。另外,阅读摘抄本就带有一点处理的色彩了,我们在Capture的过程中下意识地就会把书中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提取出来用于进一步思考。所以其实不用太纠结于“我这个步骤到底属于哪个环节”的流程性问题,按照步骤执行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
在这本书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CODE法则主要是讨论于第二大脑的输入-输出模式,服务于一种“漫无目的地收集大量信息并有效转化为输出”的收集逻辑。但其实这个框架也适用于特定目的下的信息流整合,即“为了完成某件事情可以执行的标准化流程”。在这个流程之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完善每个步骤以尽可能提高效率;同时我会把“提出问题”这个内容也放在需要精进效率的内容中,不过这个不是本书涉及的范围。
关于本系列
诸如P.A.R.A.,CODE法则等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的知识管理法则,在网上的传播其实经历了较多的转手。换言之,很多人没有对于这些法则本来的样貌以及作者提出它们的背景有一个完整的认知,这其实【从底层链条来说】不是很利于大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可使用的模板。本人也是出于这段时间对知识管理的学习兴趣和整理留档的强烈意识,批量阅读学习了这些法则相关的原始文章,并尝试建构一些知识管理理论层面上的“教材体系”。这一部分也来自于之前做科研时,对于参考文献以及引申出的知识溯源的执著。
但其实说到底,对这种知识管理模式的宣传一定是带有一定夸大成分,或者说传销成分在的;毕竟,一方面这些作者都是靠知识体系吃饭的,无论是卖课还是做讲座,不像我们只是以学习的视角来体验;另一方面,知识管理本来就不同于自然科学一般有一个可以被奉为圭臬的真理,而更像社会科学一般会广为大家讨论,并在螺旋中前进。
所以所谓理论,只是为了让大家对于一些模型和方法被提出时的原意有一个直接的理解,并找到获取相关理论原文的渠道。不是什么1+1=2式的真理传播。
希望这个系列可以一直更新下去!我不是专业做知识和效率管理的,只是一个最近有时间认真学习知识管理体系的普通人。期待您的提问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