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后排的我正把数学练习册往桌肚里塞,窗外的蝉鸣声突然被掌声打断。新来的心理老师抱着浅蓝色文件夹走进来,发梢别着的向日葵发卡晃了晃:“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个特别的游戏。”
这是我第三次见到谢老师。前两次课上,她带我们用彩笔画出“心里的小怪兽”,教我们把烦恼写在纸上团成球投进纸箱。此刻她举起一个橙色的计时器,像变魔术似的:“这是番茄钟,接下来二十分钟,我们要和时间做朋友。”
我的手指无意识抠着桌角。上周因为拖到半夜赶作业,数学卷子被红笔划出大片空白。谢老师走过来时,我慌忙把草稿纸盖在未完成的预习单上,她却只是轻轻按下番茄钟,清脆的“滴答”声在教室里散开。
“现在,请把最难的任务列在便利贴上。”谢老师的声音像融化的蜂蜜,“二十分钟后,不管完成多少,都停下来休息五分钟。”我咬着笔头,在纸上写下“背完英语第三单元单词”。阳光透过玻璃斜斜照在桌面,番茄钟跳动的数字像跳动的小火苗,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专注背诵时,时间会变得透明又轻盈。
随着番茄钟的一次次响起,我的作业本上渐渐爬满字迹。当放学铃声响起时,谢老师忽然说:“今天的作业是——观察身边让你感到温暖的三件小事。”我攥着那张写满单词的纸,第一次觉得放学路上的晚霞格外温柔。
最难忘的是生命教育课。老师让我们用橡皮泥捏出“十年后的自己”,又播放了一段濒危动物的纪录片。我捏的宇航员歪歪扭扭,却在看到北极熊在融化的冰面上漂泊时红了眼眶。那天回家,我破天荒地主动帮妈妈洗碗,看着水流冲过瓷碗的纹路,突然明白谢老师说的“生命的联结”。
挫折教育课更像一场冒险。我们被分成小组搭建纸牌高塔,我的小组三次倒塌。当纸牌又一次哗啦啦散落时,我气得直跺脚。谢老师蹲下来,捡起一张红心A:“知道吗?每一次倒塌,都是在提醒我们哪里需要加固。”最后我们用胶带和牙签完成了作品,虽然歪歪扭扭,却在全班评比中得了“最具创意奖”。
期末复习时,我把番茄钟摆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当班主任宣布我进步了十五名时,谢老师在台下冲我比了个大拇指。现在的我会在每天清晨列出“番茄任务清单”,也学会在压力大时给谢老师写“心情明信片”。那些曾以为跨不过去的坎,在一次次的心理课中,都变成了脚下的星光。
毕业典礼那天,我把自己制作的时间管理手册送给谢老师。扉页上写着:“原来心理健康课不是魔法,但它教会我成为自己的魔法师。”窗外的凤凰花开得正盛,就像当初的向日葵发卡,永远在记忆里闪着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