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金融公司有哪些
p2p金融公司有哪些
一般来讲,追求较高收益的投资者不会考虑银行理财,但今年以来,频频创新高的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再度吸引市场眼球。
融360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在连涨8个月后达4.4%,与2016年10月相比,增加了75个BP。
对于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上涨的原因,华南某城商行银行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从整个理财市场来看,半年度节点各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均较高,一是季节性因素,6月为季末,各行普遍有吸收负债的需求;二是今年以来的市场整体理财收益率与去年相比大幅提升。
收益率连涨8个月
价量齐升成为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显著特征。从收益率方面看,融360监测数据显示,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65%、3.67%、3.91%、4%、4.06%、4.14%、4.18%、4.24%以及4.4%,连续8个月呈现上涨趋势。
单从今年6月来看,预期收益率比5月份上升0.16个百分点。其中,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75%,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2%,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9%。
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同样在持续增加。2017年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3085款,较2017年5月份增加1080款,上涨9%。
值得注意的是,城商行成为理财产品发行高歌猛进的领头羊。宁波银行、大连银行、重庆银行、厦门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城商行平均预期收益摸高5%,而发行数量上,城商行亦为绝对的主力,6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共4433款,占比达33.88%。
融360分析师认为,城商行无论在发行数量还是收益率上均领先的原因,在于以其能够发售较为丰富多样的理财产品来满足更多用户的选择需求。
虽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收益率在持续走高,但是结构调整之下,其总量规模却在缩减。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5月末,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规模为28.4万亿元,环比净下降了1.6万亿元,为近十年来最大单月降幅,同比增速也跌至个位数9%。
近日发布的6月银行理财月报中指出,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表外理财纳入央行 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后,理财余额总体增速受到限制。4 月中旬以来,银监会检查同业套利,同业理财也受到了影响。
华创证券固收分析师吉灵浩表示,按照 2016 年理财年报数据显示,四种类型投资者中,一般个人、机构客户、私人银行、同业理财分别增长了 1.82万亿元、0.32万亿元、0.42万亿元和2.99万亿元。从数据可以看出,这里面只有同业理财目前数值较高,未来有较大的下降空间,这与目前金融去杠杆、压缩银行同业链条的监管方向是一致的。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披露的数据对比更加明显。截至2016年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监管层对表外理财中的“三套利”(即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整顿态度鲜明。
对此,分析报告称,今年资金端成本上扬,资产端收益驱动乏力,而针对同业发展的监管口径也越发严格,银行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的回落是必然趋势。
上涨趋势或放缓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客观规律上看,涨跌规律亦当如此。不少投资者抱怨,6个月前买的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还不如当前35天或3个月的高,收益率连涨这么久,那么接下来是涨还是降呢?
对此,不同机构看法分歧不大,多数表示短期并不会出现下降趋势,但是增速或将放缓。宁波银行方面认为,今年年初以来,银行理财快速上行,非保本理财收益率由年初的4%~4.2%逐步上升至5%~5.2%区间,半年末部分银行最高价格达到5.5%以上。银行理财收益率走高,是资金端和资产端共同推动的结果,预计未来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会保持平稳。
融360表示,随着6月份年中考核的结束,预期中银行理财收益会逐渐回落,然而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仍有缓慢上涨的趋势,虽不及上半年那么激进,但显然拐点尚未出现。在货币基金积极扩张的影响下,银行也势必会保持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以便与之抗衡。
不过有意思的是,曾经抢食银行储蓄的“宝宝”类产品在这一波上涨中明显落后于银行理财,以江苏银行中直销银行的货币基金为例,同样是随进随出,灵活投资,截至7月13日,其预期7日年化收益率达4.47%,而同期余额宝仅为4.1%。
对此,宁波银行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确对银行理财产生了一些冲击,但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规范性、安全性仍然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无法比拟的。
“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市场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客户,做大客户基数,增加客户黏性。”上述银行方面表示。
投资需平衡收益风险
同样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保本收益、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等不同产品的收益率却是从2%到10%不等。以结构性产品为例,其预期高收益往往依赖于挂钩包含股票,债券,期货,票据,指数等衍生品的投资部分,收益率波动往往都很大,但想要达到最高也比较难。很多银行在宣传此类产品时只会强调该产品的收益情况,很少会提示其风险程度,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选择时不可一味盯着收益率。
事实上,理财产品并未绝对的好坏之分,每款的理财产品都有不同的性质。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资金使用情况来判断。
对此,宁波银行相关人士向投资者建议,首先要重点考虑安全因素,尽量选择银行自身发行的产品;其次要仔细对比产品要素,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对比不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限、是否可以赎回的约定、最低投资额度和投资递增额度;第三要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在利率上行周期可以选择期限稍长的产品来锁定较高收益。从目前情况看,6个月~1年期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高于6个月以下产品。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损害到您的权益,我们将删除内容。
p2p金融公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