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值班,今儿晚上,老王师徒三人忙完闲下来,正搁办公室唠嗑,八卦一下医院里面最近的大小花边新闻来着。
29号床的病人新来的家属,就怒气冲冲的进了办公室。“你们谁是我爸的床位医生,干啥吃的,怎么给治的,会不会看病,都什么玩意儿来着”。说完对着办公桌就是猛地一锤,可算是把老王三个给又一次吓了一跳。病号的另外几位一直陪护在这的家属这个时候也走进了办公室。
29号床,现在是分给师傅负责的病号,当时也是他们师徒三个值班的时候接诊的。一个85岁的高龄患者,三高,心脏病的过往史,前两天因突发的脑溢血急救入院,抢救趋稳后转重症监护。当时家属就嚷嚷要用最好的药,安排最好的医生,使劲治,不能死啥的各种话说了一大堆,一大群人吵吵嚷嚷的从急诊折腾到重症又到医生办公室,惹得很多病人的家属投诉。可没少折腾。
今天这事吧,就是病号的小儿子,刚外地赶回来,就觉得没用心治,再一个就是,第二天早上的大会诊,会诊结果并不乐观,病号年纪过大,手术风险相当的高,代价也很昂贵,根据用药效果来看,病情的减缓并不理想,老人的身体机能也达不到要求。这个年纪了,实在是没有必要再来挨一刀。说白了,就是,整体的意义不大,现在也就是维系稳定的过程。当时和病号的家属做了沟通,让他们家属回去商量一下,该回来见面的,尽量都回来。家里面也做好相应的准备。
这不师傅第四次耐心的把病人的情况和相应的风险,以及需要做的决定又和小儿子解释了一遍。解释完了,小儿子立马就安静了,和其他几个家属一般,皱着眉头虎在那。一口接一口的抽着闷烟。
对的,没看错,就是第四次,除了第一次是大会诊后能到的家属都明确的告知了一遍后,后面的儿子和女儿都来了这么一出。
决定,有时真的很难。
老王倒是也能理解,人啊,这一辈子,人前人后的体面,太难了。倒也不是不孝,只是没有哪个想承担那个做决定的人。谁也不知道,哪一天,是否就因为这个,成为一个借口。谁又能知道,代替所有人,做这个决定的,内心是否会觉得亏欠亦或者是后悔。
或许只有经历过,才知道里面的难。
如果选择就这样,回去准备后事,内心的那一关和那些闲言碎语是否能坦然面对。
如果选择手术,手术顺利,以这样的身体和年纪,是否还能经的起第二次手术,即使不做第二次,术后的恢复也是个未知数,其中的花费不是个小数目,当然,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老人的陪护将会后续伴随一直到结束。有几个家庭能做到。
如果选择手术,手术后恢复不顺利,那么老人最后还挨了一刀,其中高昂的花费,子女间的扯皮也就来了。
天性,是趋利避害的。医院这个地方,从来就没有什么体面,有的只是最真实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