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大家出3道数学题,答案会在后面公布。
1的10次方是多少?
1.1的10次方是多少?
0.9的10次方是多少?
很多人,为人父母以后就停止生长了。
或许更早的时候,没有孩子之前就停止生长了。没有人生目标,不思考人生的意义,就按部就班的生活,结婚生子,按部就班的老去。
有了孩子以后,生活就被孩子占据了。更加没有闲暇去考虑诸如生命的意义这些虚无缥缈没有用的事情。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四十多岁的妈妈写的,她有一个二十岁的儿子,她以后的人生规划就是努力挣钱然后倾其所有给儿子买套房子。
这也许是很多很多父母的想法和做法。
虽然,这里面有很多现实的因素,诸如现在房价很高,但是,我还是从中感受到一种绝望。看不到未来,也看不到自己的人生。
自己五六十岁的时候,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攒下的积蓄为下一代的人生准备,然后再一无所有的继续按部就班的生活。
我们父母一辈大多如此,我们这一辈也是这样。难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孩子吗?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不孕不育的特别多。于是有很多人倾其所有的非得要个孩子。养个孩子的目的是什么?能有啥目的,传宗接代呗。传宗接代的目的是啥呢?就是传宗接代啊。我们活着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
首先,我们得想到30年后,等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以后,我们不必再为了生活奔波劳碌。我们可以真正的安享晚年,生活的自由自在。很多人把晚年的生活寄托在孩子身上,说实话,30年后我们的孩子能否过好自己的日子还是未知,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
虽然我不觉得,人到了五六十岁以后,剩下的日子就是安享晚年,我们五六十岁的时候依然可以努力认真生活,依然可以做一个敢想敢干用于拼搏的人。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早早就停止生长的人来说,到老年以后才想起精彩的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
只有从现在开始,就努力认真生活,为未来做好规划,充实提高自己,才不会让自己的韶华虚度,徒留悲伤。
畅想一下未来,如何在我们垂垂老矣的时候,回顾往事,觉得我这一生没有白活。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努力的活过!
很多人有了孩子以后,日子就整天围着孩子转。考虑问题都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给孩子报早教班,各种辅导班,带孩子学各种特长。很多家长给孩子报班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学习,所以要在孩子身上补回来。
干嘛从孩子身上补回来啊,自己学呗。也许从30岁的时候开始学,可能学不成什么大师,但是自娱自乐绝对是绰绰有余。我们给孩子学习各种特长的目的,不也就是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吗?只要肯坚持我们也可以。
可能有的人说,没时间啊。一周一个小时的时间还没有吗?每周学一个小时,每天拿出十分八分钟练习,学个十年八年也可以小有所成。
有的时候很多人有了孩子以后,甚至是自己主动放弃思考人生,思考未来。因为毕竟更加积极的生活需要耗费更大的力气和能量。
有了孩子以后,就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和借口让自己得过且过的生活。
为了挣钱养家,为了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所以我没有时间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锻炼身体。说的好像是每天除了工作和陪伴教育孩子以外就真的没有自己的时间似的。
有啊,但是我也得玩一玩,休息休息啊。对啊,所以一玩就是两三个小时。甚至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以后时候也是以玩手机为主陪伴孩子为辅。怎么也不能耽误自己玩手机刷朋友圈聊天的时间。
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善于学习和改变并且不懈努力的人。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成为善于学习勇于改变且不懈努力的人。让我们先成为这样的人吧,言传身教,我们的做法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1的10次方还是1
1.1的10次方是2.59
0.9的10次方是0.35。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过个十年,我们的生活依然如此。只要我们每天多努力一点点,十年后的生活会比现在的生活翻倍还不止。如果每天懈怠一点点,十年以后的生活连现在的一半都过不上。这就是时间,这就是生活!
养孩子确实不易,养一个好孩子更难。但是,我们不能把自己囿于生活,挣扎度日。只要我们比平时的自己多努力一点点,对自己人生有掌控,我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最后,希望大家能兼顾孩子和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