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不老 【张忠军】
有人说年轻人都是诗人,这句带有夸张色彩的话却不失其本真意义,因为青春等于激情,激情是诗。事实上许多有在年轻时都曾写过未发表或发表的诗,本文主人公迟何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写诗并发表诗的,“那时候”需要隔着岁月的云烟回首——1958年,他才20岁。如今,他已是霜染双鬓的人了,而激情一直伴随着他,诗也一直伴随着他,伴随这位丹东诗坛有影响的诗人。
诗神钟爱痴情于她的人。从发表第一首诗的学生时代开始,迟何村从示间断过自己的创作。其间,他做过中小学教师,做过文化馆副馆长,做过报社的副刊编辑,尽管生活轨迹几度变化,不变的是他的诗歌创作之路。缘此,在钟情于诗的路上他的灵感总是与诗相遇而不是擦肩而过;缘此,他的创作成果很是丰硕:500余首诗歌散见于各级报刊,小叙事诗《渔画》获《人民日报》“我们的时代.江铃杯”诗歌征文二等奖,并出版了《鸭绿江上小绿鸭》和《渔画》两部诗集。
迟何村生长于一个距海边不远的小村,亲情系着泥土也系着大海,因而他笔下的画卷一幅是乡村一幅是渔村,在描绘这两幅画卷的时候,他总是用真挚的情感浸润生活的原色,以得心应手的传统手法加以表现。“缝集日,/心头喜,/不坐牛车不骑驴,/步量三五里。”(《集日》)“对面山沟里唱山歌,/一听就知是吴二哥。/鞭子赶着河水走,/白云跟着绕山坡。”(《两代姻缘》)“头顶上雁群叫嘎嘎,/冰雪化尽春草发。”(《渔画》)这是从迟何村的诗集中信手拈来的诗句,琅琅上口,别具情韵,将一帧帧洋溢着生活气息的逼真画面展示在你的眼前,让你难忘。读这样的诗使我再次相信:在流行“美声唱法”的诗坛上,“民族唱法”将以其独具的魅力而占有一席之地。自然,作为一位进取的诗人,迟何村在近作中也着意借鉴现代诗的某些技巧,努力开掘多层次的诗美。
作为一个诗人,重要的是对生活保持一种原始的激情,迟何村保持着这种激情,这激情更多地体现在他的儿童诗和儿歌中。在他发表的300余首描写儿童生活的作品中,篇篇见童心,首首溢童趣。《海岛又多一双眼》、《钓春》、《丫丫换牙》、《会游泳的小逗号》、《冬天化了》……从审美角度看,这些标题足以说明他写的是多么纯正的儿童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如一颗颗清纯的露珠,滋润着小读者的心田,滋润着明天。
生命之树难免沧桑,而对于一个执著的诗人来说诗情之树却可以常青。让我们来欣赏诗人迟何村在走向天命之年时所写的一首题为《小板凳》的儿歌:
小板凳,四条腿儿,/不吃草料不喝水儿。/跨上板凳出家门,/就像骑着小毛驴儿。//转圈跑,慌了神儿,/绊倒板凳打个滚儿。/一看这是咋回事儿 ,/小板凳长了六条腿儿。
诗心不老的诗人,祝你常写常新。
(转自1994年6月12日《丹东上报.鸭绿江周刊》)
——《喜鹊窝里装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