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一双女子的眼睛,右眼年轻明亮,左眼在一个镜框下,皱纹密布,眼神浑浊。
盯着这样一幅照片看了又看,始终不得其解。于是,发布朋友圈寻求答案,一会儿功夫得到很多回复,读来很有味道,值得深思。好句不独享,现摘录其下,并配以感想,再求雅正。
有人说:注意保养和随心所欲的区别。
有味道。注意保养和随心所欲绝不仅仅是肌肤的护理和美容,它更是生活态度。“保养”其实就是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奋斗去拥抱生命的青春;“随心所欲”就是消极的生活态度,总觉得“年命如朝露”,于是就不想有所为,醉心“佛系”。岁月无情,任谁也无法改变时光在我们的肌肤上留下的痕迹,但是如果我们以“保养”的态度来呵护我们的生命,用奋斗的方式去健壮我们的生命,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永远年轻,我们的眼神就会永远澄澈。如果我们以“保养”的态度去呵护我们的心灵,即使时光流转,我们的心也会始终充满活力,始终充满梦想和希望。所以,还有朋友说:要保持年轻的心态,也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当你用滤镜看世界时,世界也会照见你的样子。
有哲理。眼睛一直以为只有它能看世界,一直以为它想以什么方式看世界就以什么方式看世界,却不知道,当它观察世界的时候,世界也在以同样方式回馈着它。所以当照片上那只眼睛用滤镜去观察世界、挑剔别人的时候,世界也将眼睛的真相展现在众人之前。再完美的碧玉在放大镜下也会瑕疵必现,再细腻的肌肤在放大镜下也是沟壑纵横,再清纯的眼神在放大镜下也会充满浑浊。眼睛用滤镜去看世界,就没有了叶绿没有了花容,没有了月朗没有了星明,没有了如絮之雪没有了玉洁之冰,这样除了让自己失去美好的体验,让自己也变得丑陋不堪人看,还有何益?不得而知。有朋友说:眼睛往往看不见自己,也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放大看,年轻的外貌下有一颗年老的心灵?还有人说:人虽长得年轻,但眼光已经“苍老”。
有道理。两句话一用问句一用陈述,却是同理。可是我想的却是为何年纪轻轻,心灵却已“苍老”。是少年不知愁知味,为赋新诗强说愁故作“苍老”?是生活所迫环境所需不得已而收起“顽皮”呈现以“苍老?是过早失去活力放弃追求而显得“苍老”?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一旦眼光变得“苍老”,心灵变得“苍老”,思维恐怕就会凝滞僵固,行为也恐怕会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正处青春的年龄却以“苍老”姿态存在,岂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