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观书偶感(七之十八)

当盟主,是为了以德服人、主持公道,万众归心……还是,为了别的……?

晋国赵盾等一帮人,大费周章把士会终于搞了回来,又借着士会与秦康公之间的情分,两个国家终于停战了数十年,各自安好,这对于两国的子民来说,大概是最好的局面了。

另一方面,虽然楚国总是找机会想称霸中原,但中原诸侯各国这么多年维持下来的基本平衡的局面,也不是楚国一天两天、收服几个小国就能成为霸主的。晋国作为中原诸侯之伯的地位,即使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但凭着它的家大业大,始终仍受到大部分诸侯国的承认与追随。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楚穆王还没熬成霸主,就一命呜呼了,世子旅名正言顺成为了继任者,就是楚庄王。此时晋灵公大约十五岁了吧,晋国内当然仍是赵盾做主。赵盾一看,历来想抢夺盟主之位的楚国死了老王,新王刚上任,想必楚国内又要办丧事,又要行大典,各种人事安排、权力分配……肯定忙不过来,这下有机会了!

赵盾便想趁着这蛮横的楚国忙不过来的时候,赶紧把晋国的盟主之业重新立起来。但他是想真的让晋国重新成为强国,以盟主之位号召天下诸侯,还是别有企图呢?不妨来看一看他做的几件事情。

赵盾将所有的诸侯邀请到新城,以重申晋国盟主之位。邀请一发出,除了蔡国与齐国,其它诸侯国都应邀而至,有宋昭公杵臼、鲁文公兴、陈灵公平国、卫成公郑、郑穆公兰、许昭公锡我。宋、陈、郑三国的国君,之前改为依附于楚国的,此时一见晋国要雄起,楚国这会儿没空搭理他们,于是各自向赵盾哭诉之前从楚实在是出于不得已。赵盾也表示同情与理解,各各抚慰他们。一轮操作下来,大家互诉衷肠,各国诸侯又开始复附于晋。

未至新城的齐、蔡两国中,蔡侯很有性格,坚持继续附楚,所以不肯赴会。赵盾便使郤缺引军去伐蔡,蔡国毕竟是个很小的国家,哪有这样的兵力与晋国对抗呢?因此赶紧派人求和,郤缺这才退兵。

另一国是齐国。齐国前不久死了老国君,也是世子继位,世子名字叫“舍”。只是这位世子舍才干平平,他的母亲是鲁国人,虽然是刚刚亡故的齐召公的正儿八经的夫人,但母子两人都不受召公所宠爱。召公宠爱另一个妾,对那个妾所生下的儿子也很爱怜,这个儿子也早早就有了夺取君位的心思。趁此机会他便找借口杀掉了世子,自己即位,就是齐懿公了。

世子舍的母亲昭姬因为儿子被谋杀了,痛苦至极,日夜痛哭,哭的宫中人尽皆知,齐懿公烦怒交加,就将她软禁了,每天只给她送一点点吃的,大概想慢慢地饿死她了。于是昭姬偷偷买通了宫人,给自己的娘家鲁国送信求救。鲁平公虽然从信中知道了真相,但也不敢得罪齐国,于是又派人去周天子处,希望能仗着周天子的面子,将昭姬带回鲁国。周天子便派了单伯去齐国办此事。

单伯也是个实诚人,当然也仗着自己来自周王室的无限荣耀,见了齐懿公就直接说道,你已经杀了人家的儿子,当上国君了,关着人家母亲还有何用呢?赶紧放她回鲁国,也显得齐国的宽厚仁德。

齐懿公是个疯一样的男子,他最恨别人提他杀世子的事情,现在听单伯一开口就戳他心窝子,恨得心都要滴血了,但表面上也不好发作,于是设计诬陷单伯与昭姬私通,把两人都捉了关起来。看来不会说话,不仅会得罪人,还有可能会送命。

不仅如此,齐懿公心中又恨鲁国以周王室来压自己,于是要兴兵伐鲁,鲁国一看齐国来打来,赶紧派上卿季孙行父去晋国告急求救。赵盾便奉灵公之名,集合八国诸侯,聚集在扈地,商议如何伐齐。

齐懿公单单去伐一个鲁国,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要面对包括晋国在内的八国诸侯的兵力,那也不是开玩笑的。于是齐懿公马上准备各种值钱的东西送到晋国,又安排将单伯释放回周,将昭姬送回鲁国。

晋国收了齐国的好东西,又见他放了人,于是也解散诸侯,各自回国,伐齐的事也不了了之了。鲁国见八国诸侯说来又解散了,担心齐国仍会打过来,于是也安排值钱的好东西送去齐国,只求个一团和气。

就这样,晋国这位本应主持公义的盟主,在收了钱之后,对齐懿公弑幼主,囚国母,拘天使,虐邻国,穷凶极恶,用丧尽天良的手段获得的君位,也就不作声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