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观书偶感(七之九)

晋国作为中原诸侯各国的盟主,此时的朝中正在沉浸式体验权力的游戏,有野心的楚国一收到情报,马上出兵要拿下郑国,顺便拿下陈国。这两个诸侯国面积相对小,兵力也弱,平常有什么风吹草动都靠晋国的兵力维持,但是这两国的位置非常特殊:郑国与周王室领地接壤,陈国则在郑国旁边,因此如果楚国能拿下这两国,从面积与位置上,就可以与晋国形成一个对峙的力量。

楚国坐言起行,定下策略后马上兵分两路,两路军队并发,主攻郑国,次攻陈国。很快,郑军三将中了楚将蔿贾的计谋,三将全部被擒,分别是公子坚、公子庞、乐耳。郑穆公与郑国群臣决定,打不过就加入吧。因此向楚国献金银财帛,宣誓永远效忠于楚国,于是便成为了楚国的附属。

楚穆王降了郑国,兴高采烈就班师回朝,估计陈国那茬儿已经高兴得忘了,走到半路,往陈国出兵的公子朱追上来,说伐陈兵败,副将公子茷为陈所获,一路急急追来见穆王,请兵复仇。穆王大怒,马上要出兵去打陈国,正调度间,忽然有人来报:“陈有使命,送公子茷还楚,上书乞降。” 穆王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于是打开使者送来的信件,读了起来。

原来陈国的君主来信说,我这咪咪小的陈国,处在偏僻的地方,从来没有经历过接待君王这些大场面,这一次君王派人来给我们长了见识了。但都怪边境上的人愚蠢莽撞,抓了贵国的公子才告诉我,我听了这个消息,日夜惶恐不安,晚上都睡不着了,所以现在专程派人来贵国告诉君王,我愿永久依附于楚国,求得楚国的庇护,只希望君王不嫌弃我辱没了您的面子,勉强收下我吧。

穆王看完,展颜而笑,笑着说道,陈国害怕我们去讨伐他,因此专门来乞求成为我们的依附,说明他还是有点眼力劲儿的!于是准许了陈国的乞降。

现在郑陈两国都自愿依附楚国,于是发下战书给郑、陈二国之君,并约上了蔡侯,约好冬十月的第一天,在厥貉相会。厥貉,读音是“决默”,在现在和河南省项城县。

话分两头,楚国因晋国大臣争权而伐郑,郑国遣人到晋国求救,赵盾接到求救信后,又遣人去约宋、鲁、卫、许四国之兵,一同救郑,但等到集齐人马出发,还没到达郑国边境,就收到消息,说郑国已经向楚国投降了,楚国已经班师。不久又收到消息,说陈国也向楚国投降了,宋大夫华耦、鲁大夫公子听闻后都向赵盾请伐陈、郑。

赵盾却说,这确因为我没能赶去救援,以至于让郑陈两国被楚国拿下来。这也不关你们的事,算了我还是回去好好地内修国政,于是便解散援军联合,各回各国。

就这样,赵盾回国率兵回晋,对他来说,所谓的内修国政,也就是巩固他在国内的专权。他似乎并不在意晋国的中原诸侯国霸主的地位,因此无所谓郑陈二国转向楚国的怀抱,而轻易地将两个诸侯国拱手让给了楚国。由此,晋国这个中原霸主的地位也江河日落,不复往日霸气风采了。

而楚国的威名,则被诸侯小国所敬畏,使楚国的势力范围,又有了扩充的机会。到了秋天,郑陈二国果然如约到了厥貉等楚穆王。蔡侯也迎穆王于厥貉,并以君臣之礼相见与楚王,郑陈两国国君一看蔡侯的架势就吓懵了,私底下议论到,蔡侯对楚王这么夸张,楚王肯定会觉得我们怠慢吧。于是赶紧积极地向楚王请愿,说宋国在附近,却不来迎接,可见其怠慢,应当受到惩罚!就让我们去给宋国点颜色瞧瞧!楚王高兴地答应了。

宋国听说此事,麻溜地去迎接楚王,把楚王请到自己的领地上打猎,证明自己对楚国的诚意,楚王更高兴了。于是打猎大队,由陈侯为前队开路,宋公为右阵,郑伯为左阵,蔡侯为后队,皆相从于楚穆王出猎,楚穆王一路上风光无限。

不仅如此,楚穆王还借口宋国公的车队中,没有准备好楚王猎狐所需要的燧石,将宋公的车夫砍了以示刑罚,如此真动刀子,便在几个诸侯小国之间立了威。

楚国的一些列行为都发生在晋襄公死后,对于晋国而言,晋襄公临终前托付的两件事,其一众大臣共同辅助年幼的太子为君,其二巩固晋国霸主之位,至此,已全部落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晋国没空当盟主?那好,让我楚国来! 晋灵公成为国君时不到七岁,本来他的死鬼老爹襄公临死前交代,太子年纪太小,让大...
    大树和小狐狸阅读 877评论 0 3
  • 碰上天真脑,计策何须高? 楚国一直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一听说当今霸主晋国君主年幼,大臣忙于夺权,便立刻出兵,兵分两路...
    大树和小狐狸阅读 890评论 0 9
  • 第六十二回的后半段,提及古代的一位名人:师旷。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乐圣”。历史上确有此人,至少在众多的正史中,...
    大树和小狐狸阅读 1,033评论 0 4
  • 周统一天下后,实力不济,提出天下观,确立嫡长子制,倡导礼乐,制定确定的人际关系从属。西周末年,周幽王打破嫡长子制,...
    串串1965阅读 3,255评论 0 1
  • 智武子分军肆敌 逼阳城三将斗力 兹约在鲁成公末年至襄公十年,公元前570年前后,中间死了一位周天子。随着晋国在悼公...
    木人问阅读 4,24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