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晋国没空当盟主?那好,让我楚国来!
晋灵公成为国君时不到七岁,本来他的死鬼老爹襄公临死前交代,太子年纪太小,让大臣们共同来辅助晋灵公,但现实中的局面,从襄公死掉的那一日开始,国中只有赵盾一人大权独揽了。
襄公临终前嘱托了两件事,第一,小太子成为国君后,让大臣们共同辅助他;第二,维护好晋国诸侯称霸的地位,这是他的爹晋文公辛苦挣下来的。然而,在第一件事国君人选上,赵盾的自作主张与出尔反尔,使同僚们极度不满,甚至发展成为同室操戈的局面,哪有时间去管诸侯霸主地位一事!而这便给了其他国家一个很好的机会。
首先是南方的楚国。楚国一向觊觎中原,楚穆王篡位之后,一直想弄个中原的诸侯霸主来当一当,正苦于找不到机会,突然有一天,穆王接到情报,说晋国“晋君新立,赵盾专政,诸大夫自相争杀。”。穆王一听,如此大好时机,怎能错过!于是召集群臣计议。
穆王提出,想趁这个时间出兵攻打郑国。为什么是郑国?因为晋国虽然内部正在闹矛盾,但作为现在的中原霸主,即使不考虑他对其它诸侯国的号召能力,单是他的军事力量仍然非常强,楚国如果直接攻打晋国,显然是很愚蠢的。而郑国是晋国最重要的属国,平时如有些风吹草动,两国之间必定联合。并且郑国又毗邻周王室所在的地盘,如果能让郑国听楚国的,既可削弱了晋国的实力,又可在中原地区扎下了一根属于楚国的钉子。简而言之,拿下郑国,对于楚国争伯中原,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对于穆王加兵于郑的想法,大夫范山分析到,目前晋君年幼,大臣们一心在于争权,根本无心于诸侯争霸的事业。此时如果我们出兵,把北方地区控制下来,谁来能跟我们争高低呢?对于范山的分析,穆王非常高兴,如此一来,楚国出兵,不仅为了攻打郑国,甚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大小诸侯国家,只要打得过,都可以一并拿下。
楚国的高层定下战略后,穆王 使斗越椒为大将,蔿贾为副将,帅车三百乘伐郑。并安排精兵在狼渊屯扎,作为声援。另一方面,又遣息公子朱作为大将,公子茷作为副将,帅车三百乘去伐陈国。陈国与郑国接壤,在郑国的东边,如果拿下陈国,这可以与郑国连成一片,扩大范围。
很快,伐郑的楚兵已经到达了郑国边境。郑穆公赶紧派大夫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人,率领军队到边境先顶着,但是只防守,不开打,目的是先拖着,别让楚军一下杀过来,另一方面,赶紧派人去晋国求增援。
楚军的统帅斗越椒在郑国边境上,天天挑架,郑兵就是不出来,这打不起来呀!副将蔿贾悄悄对斗越椒说,郑国恃有晋救,所以只防守而不出战,我们要乘晋军未至,设个圈套引诱他们出来擒住。不然一拖再拖,让晋国有时间集合好其它诸侯各国,又重演当年城濮之战,那我们到时真是哭都来不及了!斗越椒一听此言大为有理,便说,如果要引诱他们,用何计策?蔿贾附到越椒耳边,如此这般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郑国去找晋国求救,可这会儿晋国国君年幼,大臣们又忙着玩权力的游戏,真的可以救郑国免除楚军的进犯吗?这一次的结果似乎早已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