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每年过年放寒假总要去姥姥家住一段时间。
每次去姥姥家,都看到姥姥家的门口贴着烈属光荣之类的大红对联,而且门口挂着红灯笼。
在现在的年代过年挂个红灯笼,很稀松平常,可是在那个物质匮乏,整个故乡小城只有一家百货商店的时代,姥姥家门口独有的大红灯笼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有时候想,我这半生,因为该说的话不好意思说,不知道造成了多少遗憾和损失,而我的母亲也是不善言辞的默默工作的人,现在看来我们母女是继承了姥姥沉默寡言,把一切委屈和痛苦都埋在心头的不善于展现自己的性格。
上一年级的我很想问姥姥,烈属光荣是什么意思,那时候没有电视等一切电子产品来充实见识和常识,母亲工作忙的难得见面,父亲远在外地工作。
甚至于上学前连幼儿园,忙于工作的母亲都没想到让我上。
所以那时的我想法疑问很多,却是不好意思表达,深埋于心底。
姥姥更是一个与爷爷家的人完全不同的人。
每次回老家,姑姑家的二姐会说我小时候回农村如何干净,惦着脚走路,担心弄脏鞋,干净劲像我去世的奶奶。
我在三岁的时候就知道了我有一个善良贤惠爱干净的奶奶,而大人们提起来, 都说我的举动和心地像我去世的奶奶。
姥姥家迥然不同。
姥姥家住在小城中心的大槐树树下,人群来来往往,可是去姥姥家的人很少。
姥姥自己更是一个对往事缄默,不提一个字的人。
我在与姥姥接触的20余年,姥姥一个字没有提过姥爷。
在我二年级那年,实在忍不住了,问母亲,为啥每年过年姥姥家门口挂着大红灯笼,为啥写着烈属光荣的对联?
母亲终于回答:因为姥爷当年参加了blj,在解放前夕的一场战役中牺牲了,所以姥姥一家是烈属。灯笼和对联上级送的。
那时候烈属没有任何待遇,就是过年送灯笼和对联。
母亲说姥爷长的非常帅气,双眼皮大眼睛,高高的个子。
母亲说姥爷叫董玉芳,生于1916年,41年参加地下d,任村团长,经常是晚上召集附近的地下d秘密开会,并在家中地窖中掩护过一名地下d的干部,后来那位地下d从姥爷家出来后,被汉奸告密,被残忍的杀害了。
我问母亲,他为啥要出来,不继续藏着?
母亲说,他要出来开展工作,不能老藏着。
母亲接着说,姥爷于1946年参加blj,在1948年解放前夕的最后一场海阳战役中,英勇牺牲。
姥爷是任了一定的职务,并在英灵山的烈士墓上留有名字。
姥爷牺牲时,年仅32岁,而姥姥只有28岁,大姨10岁,母亲8岁,舅舅6岁,小姨尚在姥姥腹中。
母亲说,姥姥年轻时梳着粗粗的大辫子,人长的白净漂亮,有很多人看好姥姥,并说帮姥姥扶养四个孩子,可要强的姥姥拒绝了,没用任何人帮助,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四个孩子。
母亲在她上初中时,写过一篇怀念姥爷的文章《我的父亲》,被当成范文,在学校大喇叭里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