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山区村落。几座屋前,一片空地。几个孩童在嬉闹玩耍。不时,发生争斗,出现大人出来劝阻,间或发生指责。
字幕:
原告周某某与被告涂某某夫妇系邻居,近年来因邻里琐事常发生矛盾。2017年8月原、被告再次因邻里琐事发生矛盾,涂某某夫妇一气之下将周某某位于涂某某承包土地上的出行道路封堵,周某某遂将涂某某夫妇告法庭。上诉称被告封堵的道路系历来存在的道路并且是原告一家出行必经的道路,道路被封堵后,原告一家出行受阻,原告多次找村委协商无果后,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恢复原告出行道路。
法庭调解室:
调解人:原告陈述了所求和相关事实,请问被告有何意见?
被告:我们封堵的道路并非是原告出行的必经之路,也不是原告诉称的历来存在的道路,而是我们为方便耕地,在排水沟上临时开辟的一条小道,现我们将排水沟恢复原状并无不妥,并没有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并且此路并非原告出行唯一之路,原告还有其他出行路可走。
调解人:根据原、被告双方的陈述,此案争议的焦点在于所争议的道路是否是历来就存在的道路,是否为原告的唯一出行路?为了查清案件事实,决定法庭择日在原、被告所争议的地点进行现场勘察。
影片:调解人会同原、被告进行现场勘察。并详细的制作了现场勘察图,同时先后走访了当地村干部、周围邻居,并作了详细调查笔录。由于此次双方争议的道路部分地块还涉及更换土地承包人的情况,因此还对前土地承包人做了详细的询问,
法庭调解人办公室:
调解人:根据走访和调查以及庭审查明的事实,可以认定所争议的路是一条历来就存在的道路,并且是原告的唯一出行路。至此,此案本可以结案,判定被告恢复原告的出行道路即可。
但考虑到双方发生纠纷的根源是由于邻里矛盾引起的,冤家宜解不宜结,因此更好的方式是通过调解来化解原、被告之间的邻里矛盾。那么有没有让双方都能够满意的解决方案呢?
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要有一颗爱人的心。只要心里装着一颗为了人民的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字幕:
通过在调查本案事实的过程中,得到一个信息,即原、被告之前因为相邻通行纠纷找当地村委会调解处理过,村委会打算给原告在相邻的土地上另行协商一条出行路,但是最后因各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原告至今出行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调解人了解此信息后,在征得原告同意后,多次找到村委会以及与原告毗邻的案外人謝某某,积极磋商,希望能给原告协商出一条出行路,解决原告出行难的问题。最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调解人多方奔走,多方调解,对各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地村委会和案外人謝某某终于同意给原告协商出一条出行路。
影片:
调解人频繁出入原告家、被告家、村委会、谢某某家。最频繁话语(闪现):遵纪守法、按法律办事、为村民服务、邻里和睦、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法庭调解室:
在调解人的主持下,原告、被告、村委会、案外人謝某某达成了一致协议,原告对被告撤诉,对所堵道路不在予以追究;被告由于占用原告原有出行道路,对此作出部分经济补偿(用于新辟道路一部分);在案外人謝某某的承包土地上给原告协商出一条出行路,所占用的土地面积除由被告部分补偿外,村委会按照土地补偿标准给予謝某某一定的经济补偿。
影片:
在调解人主持下各方一起丈量了新辟道路所占用的土地面积,除被告所付部分补偿金外,村委会也按照土地补偿标准给予謝某某一定的经济补偿。
村落前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原告方的出行更为宽敞便捷。孩子们玩耍得更加欢快。
字幕点评:
本案是广大农村地区常见的相邻通行纠纷。通行是维持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的条件,如果通行权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么,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我国《物权法》第八十七条明确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结合本案认定的事实,完全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做出相应的判决,虽然达到了法律效果,但是社会效果并不一定好。我国现行法律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是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原、被告双方本就因为邻里琐事导致原告必经出行路被堵,如果一纸判决裁决被告将道路恢复通行,势必会再次导致双方的邻里矛盾激化,更有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不稳定的社会因素。法律的作用是定纷止争,解决矛盾和纠纷,因此本案从实际情况来看,更适合用调解来化解原、被告双方之间的矛盾。本案的化解,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灵活转身,另谋出路,即解决了陈年积弊(沟路合一),又开创了新路。本案中通过与当地村委会以及与原告毗邻的另一土地的土地承包人协商,给原告重新协调出一条出行路,不但解决了原告的出行问题,而且新协调出来的出行路更加平坦、更加宽阔,相比之前沟路二合一的小道走起来更加舒适、更加干净。通过此次调解不但化解了原、被告之间的邻里矛盾,并且还消除了后续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可谓达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真正做到了定纷止争和化解矛盾。因此,在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时必须重视调解工作,通过调解可使矛盾纠纷以较平和的方式化解,能够保持或者促进矛盾双方的和睦关系,通过调解可以维护基层的稳定,并且在调解过程中可以适当扩大调解主体,把基层组织、相邻的第三方纳入到调解工作中来,在法院的主持下共同积极协调化解矛盾,做到息讼止争,稳定社会秩序。
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