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为民造福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核心体现、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要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引导广大干部准确理解“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理念,坚持苦干实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业绩。
要强化教育培训。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是干部教育培训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永恒课题”,是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源头活水。政绩观树的牢不牢,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修养。要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干部从思想深处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切实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要鲜明用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防止换届后容易出现的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现象。要认真落实“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的鲜明导向,大力选拔对群众有感情、为群众办实事、实绩突出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是顺应人民“期待”,而是为了自己的“顶戴”,不是为群众“省心”,而是为自己工作“省事”,不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是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的干部。
要优化考核方式。考核具有牵引性、导向性作用,考什么就会引领干部干事,怎么考会影响干部怎么干。要发挥好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拓宽考核的渠道和方式,既要用好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任职考察、巡视巡察、信访举报等常规手段,也要注重实地考察、抽查暗访、民意访谈、舆情收集等灵活方式,及时、主动了解干部担当作为、实干实效等情况。要体现绩由事考、人以绩论,把考人与考事结合起来,把定性与定量贯通起来,了解班子成绩与个人贡献、潜绩与显绩,综合分析评判干部的政绩,确保考的实、考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