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18时~19时,我聆听了吴桂贤老师的《例谈朗读(朗诵)与朗读教学》,深有体会,也受益匪浅。并从此激发了我的朗读兴致,觉得朗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
朗读是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的教学基本功,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势、节奏等。有时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如气音、颤音、拖腔、变声、喷口等。朗读也会和音乐结合起来,来体会轻重缓急,节奏感,我们对歌词的理解和对情感的表现对语文教学都会很有帮助。
朗读最至关重要的技巧是“真”。以《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为例,在朗读前需要我们了解一下写作背景,把作者史铁生当时的那种复杂的、痛楚的、悲伤的心情读出来,读出真情实感,读的那一刻才有替代感,把自己当做作者来读,才能达 到“真”,才能使读者听了被打动。这便需要我们还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如“哭腔”。在较长的诗歌中,前面要控制情感,因为后面有高潮,要把握好情感的收放。
对于如何指导朗读,吴老师向我们讲解了4种常用的朗读指导方法:
1.体会重点词语,获得朗读提示。
2.抓住提示语,活动朗读提示。
3.联系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4.范读。(是最好的办法)
对于低年级学生,怎样才能读得有滋有味,首先教师要范读,如果学生读得不理想,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发现并指出优缺点所在,引导学生再读一遍,指导一定要到位。那么怎样有感情朗读,我们要让孩子注意声音和表情,把生活体验融入课文里去,让文本与孩子生活联系一起。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综合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内容的广阔与丰富上。一堂语文课可以教学的内容真的很多,而一篇文章可以传递的知识也很丰富,难道我们就全都拿出来讲吗?别说一堂课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就孩子的接受容量来说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上语文课就需要对教授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
就如同吴老师所讲到的《陶罐与铁罐》,这篇文章可以讲的信息点其实很多,比如理解课文内容,比如体会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比如训练从比较长的文章中提取主要内容,还可以学习寓言的体裁特点等等。但吴老师却只抓住一个点,进行重点突破,就是利用丰富多样的朗读来认识提示语并且学会运用提示语。
我们的课堂必须是精炼而简约的,若只是满堂灌,学生可能一堂课什么也没学到,或者说什么也抓不住,因为每个内容都只能是一讲而过。所谓百通可能等于不通,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所取舍,讲究一课一得,日积月累,最终必定有质的飞跃!
今天听了吴老师的这个讲座,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今后我会加倍努力,让朗读的魅力点亮语文课堂!